续时间最长的案件,卫敏承担的压力已经够大了。
但是卫敏显得很沉稳,并没有异样的表情。
“接下来就由我来汇报文物走私案的进展情况吧。”
卫敏把一张图投射到幕布上。
这是一张复杂关系拓扑图,密密麻麻的矩形方块写着上百个名字或者企业名称。
“我最初接手文物走私案的时候,对案情复杂程度估计不足,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因此走了不少弯路。但在专案组同志们不懈努力下,案件原貌基本已经厘清。”
卫敏用激光笔指着拓扑图的中心位置的几个矩形框。
“咱们省历史悠久,地下文物资源非常丰富,这也使得我们省成了文物盗采和走私的重灾区。”
经过两年的数据整理,以及对建国后涉及文物案件的梳理,一个文物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w省出现了一个文物奇才——天眼丁。
天眼丁是江湖绰号,本人姓丁,原本是个穷苦猎户,三十多岁的时候偶然救了一位跌落崖底的云游道人。
道人在养伤期间,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手把手教猎户通读了《易经》、《撼龙经》、《水龙经》、《宅经》和《葬经翼》。
五经都是古人所著,晦涩难懂,但出奇的是,大字不识几个的丁猎户却一学就会,一通百通。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已经把五经背得滚瓜烂熟,还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道人也深感惊奇,说他天生就是干堪舆风水的人,不出几年就能成为一代大师。
在道人伤愈离开之后,丁猎户为了给母亲治病,就用了学会的堪舆术成功勘测出一座宋代古墓,从中拿到了不少稀世珍品,一举脱贫致富。
丁猎户显示出惊人的天赋,他带着罗盘、立极尺、丁兰尺和寻龙尺到野外转一圈,从来没有空手而归过,总是能发现各个朝代的墓葬。
没用多久,丁猎户已名声大噪,盗墓圈子都把他奉为神明,送他绰号天眼丁。
凭借自己的本事,天眼丁把盗墓行当各门派整合在一起,划分区域又分工协作,成了w省盗墓行业的共主。
十年后,天眼丁得了怪病一命呜呼,算是天降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