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练习了好多次,这次再动手,比头一回利索多了。
没一会,就将水里的鱼抄到篓子里。
直到一饭盒的饵料用完,他们这边也收获了将近二十条鲫鱼,最小的一条都有两斤多,本来还有更小的,被他们又给扔进了水里。
姜双双拿了五条回去,她屋子后面有个廊子,很小的一条廊子,两头都被封住,只能从后窗爬出去,一般晒衣服晒菜干最好不过。
现在正好可以晒几条鱼干,留着以后吃。
至于其他的,还是让草蜢三叔帮着换布料和棉花。
第一天收获不错,紧跟着就是第二、第三天,小廊子里晾晒着将近二十来条鱼,每回许英霞上下班都得看两眼,感叹着他们家居然能攒下这么多家底。
除此之外,也换来了一些布料和棉絮。
一下子换来这么多,想来草蜢家里也是出了大力气。
他们家的情况和原先的姜家也差不多,都是人口多但进项少,不然几个成年人也不会天天往沟子这边跑,就为了试试运气。
现在收获这么多鲫鱼,自己留着吃也能拿去换其他日用品,家里一个个是喜笑颜开,对草蜢嘴里的双双姐是感激的不行。
这天晚上,几人在岸边歇口气时,草蜢三叔突然道:“姜同志,你的饵料换不换?这两天好多人都找我们问呢。”
晚上在沟子这边忙活,白天里他们也没闲着。
只不过白天全凭运气,三兄弟忙活几天就捞了两条鱼。
他接着道:“也不是没人拿饵料过来试试,但都没你自制的饵料来得猛,有几人就托我们来问问,想拿东西和你换。”
姜双双想了想,“算了,你们以后要用可以让草蜢跟我说一声,在外就别换了。”
挣个外快无所谓,但长久的生意她还是不打算沾。
说是交换,但真要计较起来很容易出事。
草蜢三叔没劝说的意思,平来就不是特别熟悉,家人也是看在草蜢的份上才和他们合作,真要再多嘴讨人嫌就不好了。
“休息的差不多,我们把最后一点饵料用了吧。”
三兄弟起身,相继下了水。
这几天摸清了规律,他们每天下水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