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让大家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大家却还要为难我,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我希望桂花里能一直如此和睦,苦日子一起捱了,好日子一起过,下一代,下下一代,下下下一代都能如先辈一般互相扶持着走下去。”
回想一下说的话,乔雅南暗暗点头,很好,好的坏的全让她说尽,让人无话可说了。她早就想明白,她没办法真当个十七岁的小姑娘,也不可能有能力做的事却不做,那就索性做自己,连一开始准备好好来往的乔燕,她都很久没见了,不,连想都很久不曾想起。
在给人一顿乱棍后猛一敲锣,乔雅南笑眯眯的开始发糖:“现在有两个事可以挣钱。第一,细竹笋长好了,昨天我让人弄回来的笋肉已经很饱满。去了壳的一文钱两斤,暂时不收带壳的,也不收外村的。大家不要单独上山,成群结队的为好,万一发生了什么事也能有个照应。对了,此事乔家人不挣这份钱。”
寂静的氛围立时破了,对小老百姓来说没有什么事能比挣钱更重要!
稍一停顿,乔雅南又道:“第二个事,‘刘记’豆腐坊要在村里建个作坊,工钱一天八文,是建作坊还是上山掰竹笋,大家可以选。”
要是在往常,一天能挣八文钱,而且就在家门口,这活能抢破头,可在一文钱两斤笋的对比下,当然是上山去掰竹笋能挣更多!
当即有人问:“小里长,今儿就收吗?”
好得很,以前被人叫小村长,现在又成小里长了,乔雅南认出说话的人是彭石:“现在就收。”
“还送作坊去?”
“最近都先送作坊,我立刻就要做了。”
“我这就送去。”彭石立刻往家跑,他这两天悄悄的上山拔了不少,也都收拾好了,就等着作坊收了。
梅序低声道:“彭石这脑子是真活泛,什么事都能抢着头筹。”
“他在我那里贩的货排第二,只比梅叔少点。”勤快又活泛的人是能过得比较好,乔雅南低声打趣:“要不是我先透信给您,这位彭叔肯定是第一个想到便宜收外村的货来卖我的人。”
“还真有可能。”梅序心下感慨,他之前担心建作坊的人梅家居多又要引来口舌,可乔雅南这般操作下来,建作坊这事提都没人提了,大家会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