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的方锦薇,出身应国公府二房,其父身为武将,她自幼便跟着父亲学了些拳脚功夫,俏丽的面容间透着一股别样的英气。
她的舅父行商,这些年,她常常跟着走南闯北的舅父四处游历,见识了外头广阔天地,性格也格外爽朗洒脱,与京中那些养在深闺、矜持娇弱的大家闺秀截然不同。
两人性格不相同,却格外合拍,她也算是萧衔月这些年唯一的朋友。
“好稀奇的东西,这上面何仙姑真是栩栩如生,我很喜欢。”
萧衔月捧着锦盒里的物件,细细端详,又听着方锦薇如数家珍地介绍,那些新奇的见闻让萧衔月眼中渐渐流露出一丝向往。
她抬起眸子,轻轻拉着方锦薇的手,语气中满是期待:“都说金陵是个好地方,秦淮河畔灯火辉煌,夫子庙前文人墨客云集,你快给我讲讲,那里究竟是什么样的。”
“当然啦,你喜欢就好,这不算什么,就当是些新鲜玩意儿给你解解闷。”方锦薇笑眯眯地说道。
她拉着萧衔月坐下,兴致勃勃地开始讲述她随舅父在金陵游历的见闻。
“你不知道,秦淮河夜景有多美。不同于京城的宵禁,那里华灯初上之时,那河面上波光粼粼,一艘艘画舫穿梭其间,舫上丝竹声声。”
方锦薇说得眉飞色舞,眸子亮晶晶的,仿佛置身在了璀璨的秦淮河夜景中。
“对了,我在路上还碰到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毛贼,竟敢顺我的钱袋子。不过那家伙也是倒霉,竟敢在姑奶奶我面前班门弄斧。结果啊,自然是被我三两下就收拾得服服帖帖,栽了个大跟头!”
从街头巷尾的民俗风情,讲到女子们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那绘声绘色的模样,简直要把整个金陵都搬到萧衔月的眼前一般。
萧衔月听得入神,眼中也泛起了光彩。
她忍不住说道:“我若是能像你一样自由自在地行走,该有多好。”
方锦薇闻言,俏皮地眨了眨眼睛,笑道:“那可不,江湖儿女,快意恩仇,可比成天呆在宅子里方寸之地有趣多了。”
两人这一聊,便完全沉浸其中,不知不觉,用过了茶点,又接着用晚膳。
一转眼,天色便从白天到了天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