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国第一任国君原是北方边陲的镇关大将赵据。
赵家自大晋初始便奉第一任天子之命,世代镇守边疆。
而自王朝没落开始,天子便势微,各诸侯国便渐渐断了对天子的进贡。
到得后来,竟然连养边陲将士的银两都拔不出了。
久居边疆的赵家也生了自立为王的心思,名义上仍是镇关大将,却不尊天子令。
天子虽愤怒,却别无他法。
如此过了近百年,到了赵启这一代,赵家又收复了北部地区,正式自立为王,并以自己的名字“启”为国名。
已经没有一兵一卒的天子别无他法,只得下了道王书,以玉璧关为界,玉璧关以北的大片土地具归赵家所有,立为启国,并册封赵启为启国国君。
因为启国得位不正,始终被其余各国瞧不起,每次一提起启国,各国人,上到国君,下到平民百姓,俱是一脸鄙夷。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蛮夷之族,却在那样贫瘠的土地上,仅用一两百年时间便强大了起来,成为了跟五大强国并首的第六大强国。
六国之间分庭抗礼,虽还施行旧制,仍以天子为尊,但均阳奉阴违,早已不拜天子,不纳贡,只是都不敢公然称王,不愿意做第一个出头的乱臣贼子。
六国之间尔虞我诈,战火连绵,打了无数次仗,却谁也奈何不了谁。
直到十几年前,卫国跟启国那场大战。
启国名将公孙止用计,大败卫国四十万大军,并抓获了俘虏近二十余万人。
面对这样一个局面,饶是骁勇善战,一生征战沙场毫无败绩的公孙止也犯了难。
二十多万人,杀又杀不得,放又不能放,养又养不起,不管放在哪里都是一个祸患。
公孙止着实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求助国君。
结果却得到国君一句:“一切悉听将军安排”的话。
公孙止最后一咬牙,把二十多万俘虏全杀了。
此事一出,所有国家都震惊了。
神州大地自古以来,便有降将不杀的规矩,更何况公孙止还一次性杀了二十多万人。
公孙止这一举动彻底激怒其余五国,原本打得不可开交的五国合纵连横,联军直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