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什么。
他是知道自己难逃死路的,毕竟是叛军头子,想来是知道自己无处可逃,索性没有逃跑。
等这些百姓都散了以后,颜臣安不消别人动手,自己送上门去,去了赵宁的营帐。
赵玦顺手将他关进囚车,带回了大安,一回大安就关进了廷尉狱。
赵宁去舟山招降的时候,徐凤鸣等人也没闲着。
法令虽然下来了,但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修改、完善,赵宁不在这几天,闵先生则寸步不离守在赵玦身边。
因此这任务就落在了徐凤鸣、姜冕、尹绍之和欧阳先生几人身上,这几天几人不断修改完善法令,忙得脚不沾地,别说吃饭,连喝口水都是狼吞虎咽的。
赵宁回来的时候,所有法令彻底修缮完毕,最后送进宫中,盖了王印,已经张贴在了大安城门口。
一时间全城欢腾、举国欢庆,人们欢天喜地,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法令正式颁布后,朝廷专门组建了一个部门,下到各郡、县去帮助当地的官员分配土地。
同时,由于去年干旱,粮食大量减产,朝廷要派粮赈灾的同时,还要派出粮种去协助当地百姓耕种,尽量不要误了春耕。
整个启国似乎都忙了起来,人人热火朝天,新法令的颁布势必会是一项大工程,朝廷中的官员们也是个个脚不点地,陀螺一般连轴转。
连颜臣安都没人有空去审,押回来后扔进廷尉狱就没人管他了。
全国上下折腾了近两个月,宋扶后续送来的粮食解了燃眉之急,总算没有误了春耕。
两个月后,这股改革的热潮总算告一段落,所有人总算有了喘息的机会。
事情忙完了,总算可以秋后算账了,颜臣安终于被揪出来审判了。
朝中总共分为三派,以孟案为首的一派主张不杀,他们认为这颜臣安是可塑之才,可以为己所用。这样的人才杀了可惜,应该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将功补过。
以陈尧、江卫为首的各士族就恨不得食其肉、啖其骨、饮其血,将他剥皮抽筋,挫骨扬灰。
毕竟他们士族如今沦落到这种地步,都是拜颜臣安所赐,硬生生被剥去了所有权利和优待,他们怎么可能不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