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争论王国:儿童的奇思妙想世界 > 第386章 “不”字疑问(1/3)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踏上一场超级有趣的文字探险之旅,去探索一个我们经常用到的字——“不”。这个小小的“不”字呀,就像一个小魔法师,它总是在句子里发挥着否定的作用。可是呢,你们有没有想过,“不”字是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能那么简单直接地否定呢?也许呀,这个小“不”字还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呢!那我们就赶紧出发去发现这些秘密吧。

    小朋友们,“不”字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否定啦。比如说,我们说“我不喜欢吃胡萝卜”,这里的“不”就很直接地表达了对“喜欢吃胡萝卜”这件事情的否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这种简单的否定。就像古代的小朋友,他们如果不想读书,可能就会对先生说“我不读书”。这是我们最常见到的“不”字的用法,它就像一个小盾牌,把正面的意思给挡了回去。

    小朋友们,现在我要给你们讲一个超级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里就藏着“不”字的特殊用法哦。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诸葛亮,他可是三国时期非常聪明的一个人。

    当时,诸葛亮所在的蜀国和魏国打仗。有一次,诸葛亮的军队驻守在一个叫西城的地方,可是他身边的士兵很少很少,而魏国的大将司马懿带着很多很多的士兵来攻打西城了。这可怎么办呢?诸葛亮想了一个非常奇妙的计策,就是空城计。

    诸葛亮让人把城门大开,自己则坐在城楼上,悠闲地弹琴。司马懿的士兵来到城下,看到这种情况,都很疑惑。司马懿心里想:“诸葛亮一向很谨慎,他不会(这里的‘不会’就是一种否定,表示按照常理他不应该)做没有把握的事情,现在城门大开,里面肯定有埋伏,我不能(这里的‘不能’也是否定,表示不可以)轻易进城。”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里出现了“不会”和“不能”,这就是双重否定哦。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司马懿通过这两个“不”字的否定,得出了肯定的结论,那就是城里有埋伏,他应该撤退。而诸葛亮就是利用了司马懿对他的这种认知,用空城计吓退了敌人。所以呀,在双重否定的情况下,“不”字并不是简单地否定,而是通过两个否定叠加,表达出肯定的意思,这是不是很神奇呢?

    小朋友们,接下来我们再来讲一个晏子使楚的故事。晏子是春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