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芸芸当年去了伊顿公学培养贵族精神,现在大部分人所理解的贵族生活就是住别墅、买高档车、打高尔夫,就是挥金如土、花天酒地,就是对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实际上,这不是贵族精神,这是暴发户精神。
在商夏人的概念中,贵族学校就应该享受贵族般的条件,过贵族样的生活。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富与贵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但事实上这是两回事儿,富是物质的,贵是精神的。
要想拥有贵族的气质,就必须有贵族精神,要有贵族精神,首先就意味着这个人要自制,要克己,要奉献自己,服务国家。
贵族还代表了尊严和品行,直到今天,英格士仍然保留着贵族的爵位、封号。当西方的贵族社会转入到平民社会之后,并没有掀起否定、批判贵族文化和精神的反传统浪潮。相反,人们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贵族学校去学习,买贵族的纹饰、徽章,买贵族的头衔,民间社会想全方位继承贵族的精神传统。
贵族制度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是因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老百姓普遍认为,贵族精神代表了一种尊严,一种高超的品行和道德。贵族精神当中还有低调、慷慨、承担等等,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是一个真正高贵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难、甚至能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他不仅仅是一个有荣誉的、而且是一个有良知的人,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
贵族精神包括高贵的气质、宽厚的爱心、悲悯的情怀、清洁的精神、承担的勇气;以及坚韧的生命力、人格的尊严、人性的良知;不虚狂、不卑微、不骄躁;始终恪守美德和荣誉高于一切的原则。
可以说,如果商夏国的有钱人和各级官员成为真正具有贵族精神的贵族,商夏国的社会绝对会比现在和谐百倍。
然而,如今商夏国内普遍对于贵族的理解是:拥有高档住宅、豪车、美女如云、消费奢侈品、子女入学贵族学校和出国留学等等,崇尚这样的贵族式生活方式,更多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贵族生活。不是表现在人对精神和审美的追求,而是体现在挥金如土绫络绸缎花天酒地的金钱主义形式上。
贵族化中的贵,就是华丽、气派、显赫、奢侈等形式,而商夏国现在所认知的贵族却恰恰是这种和真正的贵族文化毫不沾边的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