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逆转因果倒寻因 > 第221章 经学源流(1/5)
    他说的我能理解但无法接受,我还是倾向于世界是不断道消的过程,原本存在的最好安排在后世逐渐被沉沦的欲望所替代,人心太过危险以致逐渐演化成了地狱。

    他好像并不信神。

    我开口说道:“就像医术一样,我觉得上古时期的故事很可能是真的,我们现在应该是老子所说失道而后德、以致失义而后礼的过程,是妄作的后天欲望逐渐取代了先天大道的过程。

    所以我觉得孔子虽然受到了自身时代的局限,但他整理的就是当时还没败坏的道德,他的贡献是伟大的,也绝不会是无用的。”

    刘宣双目圆睁,不可思议地看着我说:“你有不同意很好,我说的也不一定对,你能跳出权威看待孔子真是太难得了。

    要知道现在掌权者嘴上对孔子敬若神明,但心里只是拿他当做一杆旗一把刀,而读书人对孔子是不假思索地相信,不管符不符合实际一律生搬硬套。

    在我看来这些行为都太愚蠢了。”

    “我也是受父亲影响吧……老师,经学发展到后来怎么样了?”

    “自孔子之后,孟子提出了更激进的看法,像是‘舍身取义’‘民贵君轻’这些。他就像是个侠客,一身正气无所畏惧,终生践行着自古流传下来的义,不断地提醒着贵族们要注意民生。

    嗯……你父亲要是研究仁义道德,就差不多跟孟子是一类人。

    到了荀子就变复杂了,荀子把诸子百家批评了个遍,唯独对孔子推崇至极,并以继承孔子为务。可他教出来的徒弟你应该听过,最出名的是韩非子与李斯,这两位践行着的可是法家思想。”

    韩非和李斯我当然听过,我好奇地问:“为什么?”

    “他不承认天命,不相信鬼神,坚定地认为世界就是物质的,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他认为人性本恶,是后天教化才让人变得善,所以必须重视教化,又因为人本恶,所以当礼法并用。

    你看出区别了吗?”

    我摸着脑袋说:“孔孟主张性本善,所以希望对人加以引导,以身作则感化世人,去做义的事来维护正义。所以他们比较温和,以人性恶欲为目标,自然对人宽松对恶欲痛恶,所做的礼便是限制恶欲罢了。

    而荀子主张性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