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莎的故事在马来西亚流传甚广,她的名字代表了痛苦与复仇。艾莎出生在马来西亚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她是一个害羞内向的女孩,勤劳又朴实。然而,命运并未对她仁慈。她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光敏症,这让她的生活充满痛苦。这种病让她对光线极为敏感,尤其是强光,会引发她头部剧烈的疼痛,甚至让她短暂失去行动能力。
为了避免诱发头痛,艾莎终年佩戴深色墨镜。她从不允许任何人给她拍照,害怕闪光灯会让她的病情恶化。村里的老人都对这个害羞的女孩心生怜惜,称她为“月夜中的孩子”,因为只有夜晚才是她少有的舒适时光。
1984年,艾莎为了谋生,不得不离开家乡,搬到了吉隆坡,进入一家工厂工作。工厂环境虽然单调乏味,但她珍惜这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希望可以攒够钱寄回家给年迈的父母。
一年一度的厂庆聚会改变了艾莎的命运。这次聚会所有员工都参与,大家都在音乐、舞蹈中放松自己。艾莎很少参加这种热闹的活动,但在同事的盛情邀请下,她还是决定露个面。
聚会中,艾莎小心翼翼地待在角落。她的墨镜引来了其他人的好奇,一名醉醺醺的男同事拿着相机凑过来,要求拍照。艾莎摇了摇头,坚决拒绝。然而,在一片嘈杂声中,那人却突然对准她按下了快门。
闪光灯亮起的瞬间,艾莎痛苦地抱住了头,跌倒在地,开始口吐白沫,身体剧烈抽搐。聚会顿时陷入一片混乱,有人拨打了急救电话,她被送往医院。
在医院里,艾莎被安排住进了一间光线昏暗的病房。医生警告她必须避免接触强光,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她在床上躺了整整三天,每时每刻都忍受着头部的剧痛。拍照的男同事来看望她,连连道歉,但艾莎的脸上只有冷漠。她的痛苦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从医院出院后,艾莎不得不辞去工作。医生开了一些镇痛药,建议她长时间休养,避免任何可能触发光敏症的环境。艾莎开始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她白天躲在公寓中拉紧窗帘,只有夜晚才敢外出购买食物。善良的房东了解她的情况后,免去了她的租金,让她暂时安心养病。
一个月后,艾莎觉得自己的身体稍微好转了些。她决定返回家乡,或许家乡清新的空气和家人的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