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翁焦头烂额,无力他顾。”
“咱们打着平叛旗号进军,既能收揽青州民心,又能顺势扩充地盘,不费太多周折。”
沈今安手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思忖:“青州这盘棋,看着容易,落子却难。”
“虽说朱翁应付起义军分身乏术,可一旦我军介入,周边各州会作何反应?”
“那徐州的陶然、豫州的李阳,难保不会趁机浑水摸鱼,背后给咱们来上一刀。”
郭瑾上前一步,开口说道:“主公顾虑极是,但机不可失。咱们动作够快的话,在旁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已拿下青州数座关键城池,站稳脚跟。”
“届时,就算他人有心插手,也得掂量掂量。再者,我军可先与朱翁修书一封,表明是助他平叛,而非夺他地盘,稳住他一时也好。”
陈煜也附和道:“郭阁老所言有理,青州地势平坦开阔,商贸兴旺,一旦归入我军治下,人口、钱粮都会大量涌入。”
“有了这份家底,往后不管是应对关东诸侯,还是抗衡凉州董灼,咱们都更有底气。”
沈今安踱步沉思,片刻后说道:“修书一事可行,但不能全指望朱翁轻信。”
“林冰,你速去挑选一批精明能干的斥候,潜入青州,把起义军的兵力分布、营地位置,还有朱翁的布防详情,都给我摸得一清二楚。”
“诺!”林冰领命。
沈今安又看向郭瑾:“郭瑾,军备筹备不能松懈。多囤积些粮草、箭矢,这一趟去青州,要么不做,要做就得雷霆万钧,一举功成!”
郭瑾:“主公放心。”
“只是,此番出兵,需一员得力大将统军,不知主公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沈今安听后,又想亲征。
“本州牧亲自领军如何。”
群臣一听沈今安要亲征,顿时纷纷出言劝阻。
郭瑾急跨一步,苦劝道:“主公,万万不可啊!您才新婚不久,正是与夫人琴瑟和鸣之时,此刻奔赴沙场,实在不妥。”
陈煜也赶忙拱手:“郭阁老所言极是,夫人还盼着主公能多相伴些时日呢。”
“青州之战,有内阁精心筹备,又有武阁众多辅臣名将可用,必能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