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众人心中纷纷扬起好奇。
这种隐晦又带着几分恐怖刺激的事情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
【那这个时候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吃木乃伊?
我还真就去溯源了一下这个事,有一个观点说,这个事就是因为谐音梗。
当欧洲人开始和伊斯兰世界产生交流,并且开始翻译阿拉伯文字的时候,有一个词叫uia,是产自于波斯的一处山坡上,从黑岩沥青中渗透出的物质,被人们认为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这个词刚好和木乃伊的uy非常相似,刚好,一部分木乃伊的制作原料也是沥青。
所以11世纪的欧洲学者普遍认为这个uia就是木乃伊,但是这种观点不严谨。
他们应该是知道这东西就是沥青的,但是这沥青也不治病啊,后来这帮欧洲人真就灵机一动,“哎,普通沥青没用,那记载的不会真就是木乃伊那个沥青吧”
然后有了买卖就有了杀害,这流行小一千年的木乃伊疗法就开始了。】
……
“不会吧??”
原本想着这背后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值得挖掘的,藏在深处的原因。
众人正翘首以盼的时候却冒出了个笑话。
其中一人难以接受,哎了一声摆摆手,“这不是视频吗?你们忘了后世的孩子做视频讲究的就是……流量!”
“就是要别人来看!”
“所以那么多原因里,他肯定挑一个最难以置信最好笑的了呗。”
……
【肯定有人好奇呀,这股风就没吹到咱们神州大地吗?
嘿嘿,还真吹到了,元代文学家陶宗仪创作的《南村辍耕录》,其中就记载了木乃伊。
“回回田地有年七八十岁老人,自愿舍身济众者,绝不饮食,惟澡身啖蜜,经月,便溺皆蜜,既死,国人殓以石棺,仍满用蜜浸,镌志岁月于棺盖,瘗之,俟百年启封,则蜜剂也。凡人折损肢体,食匕许,立愈。虽彼中亦不多得。俗曰蜜人,番言木乃伊。”
后来李时珍也算直接把这一段丢进了《本草纲目》里,无独有偶啊,中医和阿拉伯医学融合的《回回药方》也记载了木蜜纳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