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及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每一句诗词拿出来都是能劝人勤奋的绝世佳句,这就是大梁国的劝学诗啊,可以流传千古的。
就凭这一首诗,大理寺少卿就赢得了圣京城读书人的心。
而当张斐听到皇帝将他的那首诗叫人在石碑上镌刻了,立在国子监的大门口,便笑了。
这是第一首劝学诗而已,后面还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劝学诗没写给他们看呢。
争取读书人,这是张斐做的第一步,他通过吏部考功司卓侍郎的笔,将那首梅花赞传扬了出去,他相信这一首诗就能让自己得到读书人的支持。
这个很重要,在这个世界的这个时代,读书人就是舆论的导向,他们支持谁,反对谁,这就是舆论。
要想在朝堂上得到支持,就要控制住舆论,特别是读书人的舆论。
派去化州故县的于朝辉已经把消息陆续的传回来了,化州故县的苏家就是当朝三宰之一的苏步青的苏家。
苏步青如今就是化州故县苏家的家主,也是苏家的第一人。
张斐将于朝辉送回来的消息一一的仔细看了,心里也是吃惊不已。
苏家在化州有田地五十余万亩,仅是故县就有田地三十余万亩,整个故县的田地几乎都在苏家手中了。
可以说,整个故县的人几乎都成了苏家的佃户,差不多全县的人都在为苏家种地,故县是苏家的,故县县令可以说是苏家的管家了。
张斐看到这些消息,心里也是感叹之极;“已经有了五十万亩田地,苏家还为了五亩田地就逼死了邻居全家,这就叫为富不仁了对吗?”
消息陆续送来,张斐才知道故县的县令也姓苏,叫苏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