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高,一直以来灌溉都是个大问题。
听说谷铭的筒车可以轻松地将水提到高处,便纷纷前来取经。
“谷少府,不知这筒车的制作方法,可否传授一二?”
其中一人试探性地问道。
谷铭爽快地答应了:
“当然可以,推广新的农具,造福百姓,本就是我的职责所在。”
他详细地讲解了筒车的制作原理和方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谷铭笑着对几位庄主说道,
“诸位,咱们在这里空口说,想必几位听的也不明白,不如咱们去实地看看?”
几位庄主一听,正合心意,纷纷起身附和:
“谷少府所言极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等也正有此意。”
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谷铭的试验田。
此时,田埂上的筒车正缓缓转动,将河水源源不断地送上高处。
滋润着干渴的田地。
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波光粼粼。
“妙啊!真是妙啊!”
一位身材矮胖,满脸络腮胡的庄主,激动地拍着大腿,眼睛瞪得像铜铃。
“这玩意儿,真能把水提到这么高的地方!比我家那些奴隶用桶提水,可快多了!”
另一位瘦高个,留着两撇八字胡的庄主,也连连点头称赞:
“谷少府真乃神人也!如此巧夺天工之物,竟能出自少府之手!我等佩服,佩服!”
谷铭谦逊地笑了笑:
“诸位谬赞了,这筒车制作起来并不复杂,只要掌握了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制作出来。”说着,他便开始详细讲解筒车的各个部件,以及安装和使用方法。
庄主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谷铭也都一一解答。
他们亲眼目睹了筒车的威力,心中对谷铭的敬佩之情更甚。
“谷少府,此物若能推广开来,我泰山郡的农业必定能更上一层楼啊!”
络腮胡庄主感慨道。
“正是如此!”
瘦高个庄主也附和道。
“我等愿意与谷少府合作,将这筒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