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这可不是虚名,而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可是……”
一位年轻的族人欲言又止,在陈珪鼓励的眼神下,才鼓起勇气说道。
“家主,族中子弟大多愚钝,就算能进太学,恐怕也难以有所成就,白白浪费了名额。”
陈珪捋了捋胡须,笑道。
“贤侄此言差矣。太学乃陛下亲设,汇聚天下名师,就算资质平庸之辈,也能学有所成。况且,太学之中,皆是世家子弟,彼此交流,也能拓展人脉,为家族日后发展铺路。”
“家主英明!如此看来,捐书入阁,利大于弊啊!”
一位族老赞叹道。
见众人逐渐被说服,陈珪心中暗喜,起身说道。
“既然大家意见统一,那就着手挑选书籍,务必将我陈家最珍贵的典籍捐献给文澜阁!”
……
雕梁画栋的李府大厅,家主李泰端坐于紫檀木椅上,眉宇间满是忧虑。
下方两侧,家族长老分坐,气氛凝重。
“家主,这捐书之事,老夫思虑再三,还是觉得不妥啊!”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率先打破沉默,浑浊的目光中透着深深的担忧。
“我李家世代收藏的典籍,皆是孤本,若是捐献出去,万一有所闪失,我李家岂不是损失惨重?”
“三长老言之有理,”
有中年男子附和道。
“况且,这‘文澜世家’的称号,最终花落谁家还未可知,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岂不是得不偿失?”
“依我看,不如静观其变,看看其他世家如何反应,再做决定也不迟。”
另一位长老提议道。
李泰缓缓点头,目光扫视众人。
“诸位长老所言,皆有道理。然则,陛下此举,意在笼络世家,我李家若是不表态,恐有不妥。”
“家主,我李家忠心耿耿,日月可鉴,何须用这种方式来表明忠心?”
“况且,我李家子弟,皆是饱读诗书之辈,何须进入太学,与那些纨绔子弟为伍?”
“五长老之言,老夫不敢苟同,”
“太学乃陛下亲设,汇聚天下名师,我李家子弟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