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在城中久等不见左大都尉归来,心中隐隐有不好的预感。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左大都尉的骑兵是我军中精锐,按理说不该如此轻易地就没了消息,难道是中了华在的埋伏?” 想到这里,单于的脸色变得愈发阴沉。
为了探清情况,单于又派出了一支侦察小队出城打探。然而,这支侦察小队同样一去不复返。单于这下彻底慌了神,他意识到,华在绝非等闲之辈,自己恐怕遇到了真正的对手。
华在全歼左大都尉匈奴兵的消息迅速在华国传开。华国百姓听闻此讯,欢呼雀跃,纷纷称赞华在将军用兵如神。一些镇北将士难免产生骄傲情绪,纷纷请求攻城。
但华在并未因此沾沾自喜,他深知自己兵力的不足和匈奴兵的厉害,同时也知道攻城难免会造成更多百姓的无辜死亡。于是,华在命令士兵们在京都城外扎下营寨,修筑工事。同时,为了增加兵力,他写了一封《告华国全体军民书》。
“华国全体军民:
今日,华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四皇子华翰霖数典忘祖,背叛华国,引狼入室。匈奴铁骑南下,狼烟四起,边疆告急,京都沦陷,山河震动。四皇子实国贼汉奸也。内忧外患,国贼汉奸和匈奴侵略军乃我华国全体军民之共同大敌。若任其肆虐,则家园不保,子孙无依;若奋起抗击,则国运可兴,万世可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古以来,我华国儿女以勇毅着称,以团结为荣。昔有先辈披荆斩棘,开疆拓土;今有我辈众志成城,保家卫国。匈奴虽强,然我华国军民之心更坚;匈奴虽悍,然我华国军民之力更盛。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必能将其逐出国土,还我河山清平。
京都乃我华国之中枢,亦是抗击匈奴之核心。今日,我华在,赵国、华国、夏国三国“抗匈援华”军大元帅,身为华国华太祖子孙,今以华国之名,号召华国全体军民,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士农工商,皆应挺身而出,奔赴京都,共惩国贼,同御外敌。京都城下,将是我们与匈奴决战的战场;京都城内,将是我们凝聚力量的堡垒。凡有热血者,皆应持戈上阵;凡有才智者,皆应献策出力。
此战,非为一人之荣辱,乃为万民之安宁;此战,非为一城之得失,乃为国之存亡。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