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他们的选择。
u17的征召并不是强制性的,但学校一般会先一步接下信件,再逐步劝导那些意愿性不强的学生。
毕竟如果最后随着国家代表队站到世界舞台上,不管名次如何,只要有本校学生走到了那个地方,对学校来说就是最好的招生宣传点。
u17训练营里有很多天赋一般但也确实足够努力的选手,他们高中三年里哪怕不能入选代表队,也从没想过离开训练营。
除了那一点如有一天努力能超越天赋的期望外,余下的都是热爱,以及习惯。
他们都习惯了日复一日的超负荷训练,汗水和拼搏刻在了生活的角角落落,训练成了日常必须要做的事,突然让他们悠闲下来反而会不适应。
当然也有浑水摸鱼的存在,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人不可能都一个思想。
“而且在训练营接受训练的话,学校的课程是要为训练时间让步的,所以在训练营的学生是有额外加分补贴的。”
立海大网球部的选手虽说不至于人人都是学霸,但的确没有哪个人有为成绩可能不及格而发愁的。
切原除外。
“我们的前辈如果要选体育加分项的话,基本都走ob赛道,训练营的训练是很苛刻的,前辈他们只是要拿加分,但并没有继续深造网球技术的意思。”
这也是训练营里几乎看不到立海大学生的原因。
像幸村之前的每一任部长,基本都是在国中时期把90%精力都投入到网球部训练和国中联赛上,上了高中后反而很干脆的放弃了网球。
他们也热爱网球,但没有热爱到愿意为了打网球,把生活的重心都分到训练上。
那所谓的征召对他们而言,就真的不是必选项。
“毛利前辈放心去吧,我们到高中后还是会一起打球的,到时候我们必然也会收到征召信。”
柳温声细语的安抚着前辈的失落情绪,“到时候还得让前辈在训练营里给我们当靠山呢。”
毛利以后是会进职网的,而且训练营里还有他的人生导师越智月光在等着他。
等毛利和越智月光组成双打后,毛利就像是给自己找了个顺手的猫爬架,天天粘着越智月光,而越智月光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