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遇到了新情况暂时撤回,调查工作会继续进行。可直到现在他们调查没调查不知道,曹德亮却一直没同自己联系过。
吴国顺一边走着一边回想着自己的遭遇。他不明白为什么正义如此难以伸张,明明自己是被冤枉的,却始终得不到公正的对待。他看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心中涌起一股无奈和悲凉。
吴国顺又想到了于志军,于志军在阳淮区国土资源局任局长,因为投标的事在平川市闹出了那么大一场风波,甚至被双规,假若不是有人保他,别说升职了,就是解除双规就困难,甚至会像自己一样被判刑入狱。他靠着谁?不就是王有山又回到了平川市,当了市委书记,他才又有了今天。
吴国顺的思绪愈发复杂,他对于志军的境遇很是羡慕。他明白为什么于志军能够在困境中化险为夷,而自己却始终在冤屈中挣扎。他肯定这背后一定存在着不公平的权力运作。
想到这里,吴国顺想大着胆子去求见市委书记王有山,为自己洗清冤屈。他知道这是一场冒险,毕竟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市委书记日理万机,未必会见他。但他又觉得自己已经走投无路,这或许是最后的一丝希望。
但他也顾虑重重,也在思考着见到王有山后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冤情。他担心自己会因为紧张而说错话,或者被王有山的威严所震慑而无法清晰地陈述自己的遭遇。
同时,吴国顺也明白,他与市委书记王有山是天差地别的两个人,即使见到了王有山,也不一定能立刻解决自己的问题,况且那个姜春成还做过王有山的助理,说不定事情会更难办,更说不定会受到更大的报复。
但他坚定了信心,自己已经成这样了还怕什么,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能放弃。他决定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最诚恳的态度和最清晰的表达去争取王有山的关注。
正这个时候,他见于志军的车又向他这边开了过来,他这才想起,于志军就是距离王有山最近的人,不如通过于志军向王有山转达自己的诉求。
看到于志军的车再次出现,吴国顺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急忙朝着车子挥手,希望能引起于志军的注意。
于志军很快发现了吴国顺,他停下了车。吴国顺迫不及待地走上前去,说道:“于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