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听完贾家母子的话,心里气愤不已。
想着自己培养了这么多年的徒弟,竟然是这样。
不过很快易中海就想通了,原本他就知道是这种情况,不过是他不愿意承认罢了。
就是连一大妈都劝过他很多次,不过他被养老迷住眼睛。
现在自己有了兄弟,已经不再需要别人给自己养老了,他才走出误区,正视贾家的作为。
原本还气愤的易中海,想明白以后,转身就回家了。
反正我有兄弟养老,这徒弟算啥,教了这么多年,就停留在一级工的水平,要不是他找人疏通关系,贾东旭哪里能拿到二级工的工资。
回到家的易中海看到易中河坐在桌前抽烟。
“中河,这么晚了怎么还没去睡觉,明天第一天上班,别迟到了。”
易中河见易中海进屋,递了一根烟过去,“哥,这会还不困,所以也没急着睡觉。
明天上班肯定不会迟到的,这个你放心好了。
哥,今天谢谢你啊,要不然我,你也没必要请他们吃饭。”
易中海摆摆手道:“咱们两兄弟,说这个干啥,你以后就住在这个院子里,免不了和他们打交道,吃顿饭熟悉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
再说了,今天请客大头都是你出的,你前天买的猪头,今天钓的鱼。
不过话说回来了,你小子钓鱼的水平真不赖,钓了那么老些。
明天让你嫂子给腌起来,留着咱们以后慢慢吃。”
易中河点了点头,“以后没事我就去钓钓鱼,咱家以后不会缺鱼吃的。
还有以后我在肉联厂上班,肉什么的应该也不会缺。
咱家的伙食差不了。”
嫂子吕翠莲说道:“放心吧,咱家三口人都有定量,而且你和你哥的定量都高,咱家也不缺粮食。”
今年是个丰收年,各地的粮食都是大丰收,但是明年就会风云突变,持续的干旱,导致粮食减产甚至绝收。
虽然易中河有系统,每天都会给他提供物资,保证他饿不死。
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他得提前储备粮食,最少要保证以后三年他和易中海夫妇的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