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日晷针影划过\"霜降\"刻度时,张新成正用西洋千里镜观测辽东沙盘。沙粒堆砌的锦州城墙上插着三百面小旗,每面旗杆都刻着阵亡将士的名字。他突然捏碎其中一面:\"传令登州水师,三日后试射红夷大炮——用晋商地窖里那批倭国硫磺。\"
乾清宫的蟠龙藻井下,崇祯用朱笔圈定《平辽策》最后一章。墨迹未干的绢帛上,\"复开东江镇\"五字晕染出淡淡的血痕——那是前日处决通敌御史时溅上的。当张新成呈上镶蓝旗俘虏的口供,天子忽然将镇纸摔向坤舆图:\"好个毛文龙旧部!竟把皮岛水寨图纸刻在娼妓琵琶上!\"
山海关外的雪原上,五百名浙兵正在演练\"鸳鸯阵\"。这些从戚家军后人中挑选的壮士,藤牌表面涂着晋商密室里发现的防火漆。突然,阵型西北角有面盾牌开裂,露出里面夹层的《纪效新书》残页——正是当年戚继光亲批的\"防虏篇\"。
\"换装!\"张新成挥动令旗。军械库大门轰然开启,三千具新型鳞甲泛着寒光。甲片用查抄的晋商走私铁锻造,内衬夹着朝鲜进贡的防火棉。有个独臂老兵抚摸着甲胄,忽然老泪纵横:\"要是天启六年宁远之战时有这个\"
济南府铁匠铺彻夜不息,老师傅将范家祠堂拆下的铜佛熔铸成炮管。有个学徒偷藏了块铜片,上面隐约可见\"泰昌元年捐造\"的字样。\"这是当年杨镐兵败时丢失的沈阳城防炮\"老师傅突然噤声,将铜片扔进熔炉,溅起的火星在空中拼出建奴正黄旗的狼头图案。
运河漕船上,押粮官正用晋商发明的\"验粮签\"刺探米袋。铁签拔出时带出的不是米粒,而是辽东特产的紫貂毛——显然有人偷换军粮。当夜,三十具裹着貂皮的尸体被吊在临清闸口,每具都挂着\"通虏者诛\"的木牌。
宁远卫的炊烟里混着异香。火头军掀开锅盖时,张新成的亲兵突然抽刀:\"停!这米汤颜色不对!\"银针试毒未见异常,但喂给战马后竟口吐白沫。随军医官剖开马腹,发现胃里残留着长白山特有的断肠草。
\"好个李永芳!\"张新成捏碎毒草,想起这个叛将正是晋商账簿上的常客。他连夜突袭宁远马市,在贩马胡商的褡裢里搜出镶白旗令箭。箭杆中空处塞着密信,用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