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重开科举,分设南北两榜取士!”
赵好德说着猛地抬头,和朱元璋对视了一眼,而后又立刻低下,“为我大明选拔英才栋梁,充实官位,造福万民!”
话说完,赵好德直接跪在了地上。
而随着他的话说完,声音还在大殿中回荡,所有人都眼神莫名的看向赵好德。
他刚才说什么?
重开科举,分设南北两榜取士?
许多官员把眼神投向几位重臣身上。
他们要么是浙东一系,要么是出身南方诸省,若此策真的实行下去,他们将是最大的受害者。
这是在刨他们根基。
掘他们后备子侄的仕途!
“臣……”
一名南方官员闻言立刻站出来。
要出言反对赵好德的提议,要用胸中所用才学全力斥责,揭露其中重重弊端。
这不是造福家国的良策,而是害国害民的下策!
“臣中书右丞相徐达,附议!”
可他刚出声,文至丞相,武功第一,魏国公徐达便已先他出声附议。
徐达此举就像是导火索。
一下子就在朝堂中炸开了锅。
赵好德不过是一个二品尚书,朝中与他同级的不下于双手之数,他提出的东西,不管是好是坏。
想要阻止,都有的是办法,有的是人可能拿捏他。
可是徐达不一样。
一向不管事,不问事的魏国公,中书右丞相徐达不一样!
他是大明开国武功第一,身上又有太傅和中书右丞相的官职,论分量胡惟庸都不够与他并列!
现在他这一出声表示附议,其中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以为自己是背后推手,正要准备看戏的胡惟庸,此时脸上也是露出了惊愕的神情。
这情况不太对啊!
徐达怎么站出来了?
“臣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国子监祭酒李文忠,附议!”
大明勋贵武官第二人,曹国公李文忠这时,也忽然站出来表示附议。
这两位虽身份是勋贵武臣,但身上都有文官的官职,又有参军国事的特权,不仅有资格附议,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