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的分量压下所有反对的声音。
眼前这事情很明显了。
再傻的人,也已经意识到不对。
他赵好德根本就不是什么主使,他就是被人推出来的一枚棋子!
胡惟庸这时彻底的蒙了,一切计划都是他秘密安排的,没有人知道,更不会有人泄露。
怎么会演变成这个样子!
徐达,李文忠……他们怎么会这么快反应过来。
赞同赵好德提议?!
与他一样的懵逼的,其实还有赵好德本人,他虽然在心里已经有了底,知道朱标会袒护他。
让此国策顺利通过。
但是他没有想过,魏国公和曹国公,会第一个站出来附议!
就这都还没完呢。
见两位国公出言附议,一些出身北方的官员,再无丝毫鼓励纷纷站出来,高声赞同附议赵好德。
虽然事情还未盖棺定论。
但现在眼前这情况,已经没有人敢站出来表示反对了。
赵好德好对付,但是两位国公的分量,还有他们背后的存在,没有人得罪得起!
本以为是唇枪舌剑,争吵不断,你来我往……
没想到到最后,却是直接一力破万法。
两位国公站出来背书,一位武功第一,位极人臣,一位宗室武将,圣眷在身。
其中什么意思,再清楚不过了……
这国策,他们怎么都拦不住。
提出来的是赵好德,可是赞同却不是他,更不是两位国公,或者朝中北方出身的臣子。
站在朱元璋下首位置的朱标。
此时若有所思的看向自己爹,徐伯和表哥,他可没事先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