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一件物品的价格。
招娣是亲人吗?
不!
在这家人眼中只是换取金钱的物品而已。
历史以来物价女性中最悲哀的一种体现吧。她的价值被贬低,也让赖多多唱的充满了对这种观念的控诉。
“三书六聘”
看似是在正式,就像在列举传统婚礼的程序一样,所以赖多多每个字都清晰地唱出,但语气中带有讽刺意味,通过语调的轻微上扬可以听出来。
“你们看,这有三书六聘,我们可不是卖女儿 ”
这些看似正规的婚礼流程,但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14配56!花季少女配缺胳膊少腿、痴懒好色家暴之徒,
虚伪!
那不过是一个为了利益而进行的交易,歌词真的能表现出来里面充满了讽刺和悲哀吗?
赖多多只能努力尽量的去传递。
“爹娘笑脸相迎,
“够儿子娶个妻。”
“笑脸相迎”多讽刺!
爹娘因为可以用女儿换取儿子娶亲的钱而高兴的样子,与招娣那的悲哀形成鲜明对比,
赖多多听过很多““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旦出嫁,便成了别人家的人。从此,在娘家成了客人,在婆家却也未必能真正融入。”
“媳妇进了门,就是家里的主心骨,要为家族的兴衰负责。女儿呢,养大了终究是要去别人家的,能换一个不错的彩礼就好了。”
哪一种媳妇能在夫家传承家风,撑起一片天。女儿出嫁后就如同放飞的风筝,线虽在,却已不属于这个家。这就是亲情在利益面前的扭曲。
招娣她的婚姻就是为了哥哥或者弟弟的婚姻服务,她在家庭中的地位低下,一切都只是为了男性服务的无奈。
“这一生招娣盼娣念娣,
只为等到他来临。”
“由不得我由不得你,
只怪我们身不由己!”
音乐旋律又回到较为平缓的状态,但情感更加深沉和内敛。
赖多多却用一种更哀怨、无奈的口吻唱出,招娣这一生的无奈和悲哀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她在命运面前的无力和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