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歌都上了多少热搜了,赖多多她怎么可能临时改词!】
【旋律变得更加抒情,节奏稍慢,突出阿嬷等待的漫长和期盼的心情。运用弦乐器的长音来营造出这种期待感。】
“她生了一个又一个,
可都被远方的风,
吹走了 ”
赖多多的嗓音开始在这部分变得空灵起来,旋律也较为悠扬。
用风声的音效和一些特殊的乐器效果加入来表现“远方的风”,声音带有一种消逝的感觉。象征着子女的离去。
“山那边是什么,
是儿女高楼坐,
把她遗忘在深山里的角落。”
背景音乐旋律带有一种质问的感觉,节奏稍强。通过乐器的强弱变化来突出歌词中的对比,表现出了里面歌词里的阿嬷的孤独和被遗忘。
【不是!是我记错了吗?这里不应该是“她生了一个又一个,都被号角的呼声吹走了”“山那边是什么,是烈士的英魄,是他们拼死保卫的新中国”?怎么改了?】
【是啊,是啊!为什么要改!之前那般多爱国啊!为什么要改?】
【这里的歌词和之前爱国的不一样!是充满了质问和对阿嬷被遗忘的同情。但我感觉更像原版!】
【是啊,写的就是现在吧?通过对比山那边儿女的高楼大厦和阿嬷被遗忘在深山角落的处境,来表现现在这种现象的不满?】
【从赖多多在唱“把她遗忘”的时候加重语气,表现一种谴责的情绪时,我就知道,这首歌和之前的不一样!?】
“河那边是什么,
是娘家的村落,
她裹着小脚跨不过那条河。”
赖多多在唱到“河那边是什么”同样用疑问的语气,“是娘家的村落”唱得比较柔和,带着一种怀念的情绪。
“她裹着小脚跨不过那条河”唱出阿嬷的无奈和无力感,“跨不过”三个字加重语气并且拖长。
这路的音乐旋律也带有一丝忧伤和无奈,节奏较为缓慢。用流水的音效来象征河,增加歌词的情境感。
【多悲哀!呜呜呜呜,我不要这一版!太难以接受了!】
【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吗?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