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抗战之铁血兵锋 > 第152章 申报馆(1/3)
    当天晚上众人吃过饭就很快休息了,第二天早上刘国梁一大早就开车出去了,因为他今天要去见一个人。

    上海公共租界区汉口路309号,这里坐落着中国近代发行最久,影响力最大的报社大楼。

    她的名字叫申报馆,整栋大楼占地七百平方米,高六层,整栋建筑全部是由钢筋水泥浇灌而成,非常坚固。

    《申报》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报社,最初是由英国商人美查于1872年在上海创建。

    美查虽为老板,但执笔者和职业经理人都是中国人,从这里也能看出他对《申报》不怎么上心。

    后来美查要回国,就将《申报》卖给了职业经理人席子眉的弟弟席子佩。

    虽然《申报》是中国近代报社的先驱,可在那个年代根本赚不到什么钱,这也是英国人愿意转卖的根本原因。

    席子佩虽然接手《申报》,但渐渐也感觉疲倦起来,以至于他不得不下定决心再次卖掉《申报》。

    当时报社虽然不景气,但席子佩还是开出了四万大洋的天价。

    而愿意接受《申报》的人是一个中学老师,他叫史量才,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此人是中国近代报业巨擘。

    实际上当时的史量才也是非常拮据的,别说让他拿四万大洋,就算五十块大洋他都拿不出来。

    可正在他焦头烂额筹集资金的时候,一块惊天大饼实实在在砸在了他的头上。

    他朋友妻子的朋友名叫沈秋水,该女子看上了量才,并且愿意拿出三万大洋帮史量才购买《申报》。

    这位神奇的女子不仅送钱,还把自己送给史量才,只是吧,沈秋水妓女出身,名声可能不太好。

    但在史量才眼里,沈秋水却是他的恩人,他也没有嫌弃她的出身。

    自从史量才接手之后,在他的不懈努力经营之下,《申报》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发展期,一度成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报社。

    而他也因为《申报》的成功,迅速成为上海乃至近代中国的新闻巨擘。

    申报馆位于上海滩一条街,这地方不论是放在近代还是现在,那都是妥妥的上海市中心。

    所谓上海滩泛指上海的地标“外滩”,全长三里,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