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站在一边,跟看门老头递烟搭话,因为我的老家算是洪洞东营村,此地是南营村,就问老头其中有什么说法没有。
老头抽着烟说:“当然有,不止有东营村南营村,还有西营,北营,新营。”
这我倒是不清楚,因为小时候来也就是在村里住几天,了不起县城里玩玩,对这些村子可真不太熟。
老头指着汾河说:“7几年的时候,这汾河水大的能行船。后来就不行了,挖煤挖的地底下都空了···”
听看门老头的叙述。
我们站的地方,村里人称为二龙口。
由于汾河自古水大,汾河沟通晋南晋中,此地又在汾涧两河相聚的地方。晋南地势平坦盛产粮食,有盐池之便,又得水运之力,再加霍州关隘天险。
百舸争渡,客商来往,此地便逐渐聚集成了码头,后慢慢发展为县城,这也是洪洞的来历。
‘洪’为大水,‘洞’则通以。这里的拼音不念洞,而念通。
商人聚利,朝廷重财。自然而然的就把水卡子设在这儿了。
北周北齐时的边界线,就在不远处的霍州白壁关。所以二龙口自然也成了屯兵屯粮之处,逐渐设立各种军营,后隋唐大一统王朝,霍州关又属内地,战事减少,军营才逐渐荒废下来。
但这些东营南营的地名却慢慢流传,当初在军营附近帮工的人,也形成村落流传如今。
看门老头说:“据说当时我们村,就是给军营里专门杀牛杀羊的。直到现在,去村里面打听打听,家家户户都做的是屠宰生意。你要想吃上好的牛羊肉,小伙子可以跟老汉说。”
我此时哪有心思吃牛羊肉,就问他附近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老头不明所以说:“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倒是有特别的事。
每年入冬前后,都要在二龙口这地方祭祀河神。当然也不是用童男童女祭祀,而是将活的牛羊割开伤口扔进二龙口的河道内,以保证来年汾河不发大水淹没村庄。”
我冻得瑟瑟发抖,各地祭祀河神由来已久,只要不是用童男童女,他才懒得管。
随着孙福生的问话,少阙真人把鲁班尺收起走了过来,向我问道:“小子,你好像也懂风水,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