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十万大山:1840 > 第44章 推进基地建设(3/6)
真梳理,看看有无漏洞。经手的账目让师爷带着人反复查看,确保无误。乡绅也好言相待,没事走访夸奖,一切都做好离开防城县的准备。

    当然,他根本不知道,还有一个多月,英国人的军舰将集结在广州,林则徐已经没有精力来顾及他这样的后备干部的培养了。

    此时的柏家村,春种已经基本结束,已经全力投入了基地建设和工业生产。

    柏家村有经验的技工全部都集中在工场里,概不外放了。工场集中力量生产“火箭弹”和“手榴弹”,一点点的消耗着白家秘藏的近百年的火药储存。

    经过这段时间的生产,技工们对“火箭弹”和“手榴弹”生产已经非常熟稔,改进计划暂时也不做多大改进,先管用上再说。

    沈松、沈涛涛的工作重点已经放在研制大炮的工作上了。

    有了制造火箭弹的前车之鉴,他们回头认真研究了迫击炮,现代的迫击炮没有膛线,也轻巧,是因为现代的铸造技术远远好于清朝这个年代。

    凭借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那么再在铸造上下功夫,没有几年可能都没有大的进步,不如换个思路。

    这个新思路就是用大口径无缝钢管来直接做大炮。但无缝钢管显然是不能作为专业炮管的。

    那么就土洋结合,就是内膛用无缝钢管,在外面用铁再铸一层,增加无缝钢管的强度。

    只要能够使再铸一层的钢铁和无缝钢管严丝密封契合在一起,就完全有可能造出大炮来。

    当然,这种思路要是放在现代,完全不可取,因为现代炮弹的爆炸当量远远大于火药作为发射药的当量。

    过去大炮铸造那么厚重,主要还是因为铸造工艺问题,铸造时候克服不了空气形成的气泡,炮管在火药爆炸时容易在气泡处爆开。

    现代工业铸造的无缝钢管基本没有这个问题,不达标是出不了厂的,尤其是这种厚管壁的无缝钢管,往往都是用在压力设备上,更是要经过x光抽测的。

    后世民用水平的无缝钢管出口到某些国家,那就是大部分加工成各类大炮使用的,极受欢迎。

    方向虽然明确了,但工作依然是艰巨的,无缝钢管外加一层土钢铁铸造要严丝合缝还是要反复磨合,甚至要加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