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山上山下都被冰雪覆盖。进山后,还有一股鬼子跟踪紧追不舍。
当我们部队行进至一处叫“冰趟子”的地方。这里是通北县城从西向东进入山沟的必经之路,坡上山路旁有4座大木营,每个屋子能住一二百人,是早年过往山里的车马店。木营附近有常年流淌的山泉,冬天泉水从山上流下来,在山路北面形成一层层、一片片高低不平的冰甸子,当地人都管它叫“冰趟子”。
那天吃完午饭,大家除哨兵都开始休整。赵军长带着我和二营长就开始仔细观察地形,赵军长认为这里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战场。便决定在这里布置一个“口袋阵”,让鬼子尝尝咱抗联的铁拳。下午赵军长就召集干部开会,分析地形优势,即坚固的木营可以固守,沟的两侧山林可以设伏,沟口狭窄可以截断敌人退路和打击援兵。
我们所有干部、战士们就按照赵军长的命令分头行动,在每个木营的墙上挖了一排排枪眼,院套的矮墙上也构筑了工事,还用冰雪浇筑了交通壕。在山路南的沟林旁也布置了伏击阵地。
三天后也就是7号傍晚,鬼子的竹内部队,守田大尉率日伪军1000余人,沿山沟口向“冰趟子”木营可就来了。最前面的是一群二鬼子,他们那战斗力哪是抗联的对手,枪一响就哭爹喊妈的乱套了。二鬼子的中队长被我一枪就送回姥姥家了,其余二鬼子连滚带爬地往回跑。
接着,约200名日军在机枪和炮火的掩护下,向木营凶猛地扑来,山路、冰层上布满了鬼子。
咱抗联战士们毫不畏惧,六挺机枪同时向鬼子开火,子弹、手榴弹雨点般地飞向敌群,鬼子倒下一排又一排。鬼子也够狠受伤了也趴在冰面上继续射击,战斗异常激烈。随着鬼子后援部队的不断到来,他们更猛烈地发动了第二次、第三次进攻。
激烈战斗中,20多名鬼子一度占领了左侧的一个木营。赵军长大声命令少年连,趁日军立足未稳,坚决夺回这个阵地。少年连两个班战士,在排长赵有财的带领下,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斗,最终左侧木营失而复得。
这场战斗一直打到晚上,三月份了东北天还是很冷。枪支冻得打不响,知道为啥吗?因为战士们的手指冻得麻木不能弯曲扣扳机。战士们就轮流到木营屋内火炉旁烤手、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