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盘点:亚洲州长李世民,历朝轰动 > 第311章 八王之死(上)(2/3)


    灼灼璀璨了一整个喧嚣时代的韩信,一手送葬了霸王末路的兵仙韩信。

    就这么死了。

    被他曾经的领路人,那个慈和的长者,亲口骗上了黄泉之路。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历史的舞台我亲自带你走上,临终的末路我亲自为你接引。

    曲终人散,一道叹息也罢。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后人常常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韩信的死,带着极为悲凉的意味。

    诚然如是。

    没有人可以否认,无论因由为何,韩信的死都是充满悲剧色彩的。

    当年打天下的时候,你刘邦几乎大半的地盘都是韩信亲手给你打下来的,你就是再不满,也实在不该杀了他。

    要说不是刘邦本人动手的,确实。

    这事儿是吕雉策反了萧何后自行动手处置的,待到刘邦从前线回来之后,韩信已经死了。

    【“见信死,且喜且忧之。”】

    这是刘邦得知了韩信死后的态度。

    你说吕雉和萧何是无缘无故对韩信动手的么?不是。

    萧何口中的那个“陈豨”,实打实是韩信的人,而且是他指使这家伙谋反,并且告诉他自己会和他里应外合。

    这也说明一件事,当时的韩信,确实打算反了。

    扣他一个谋反罪,是不冤枉的。

    可是话再说回来,韩信若早暗藏反心,早在齐地的时候反了,刘邦还能打得过他不成?

    不是瞧不起刘邦,想当年项羽都能打他跟打狗一样,韩信这个能按着项羽打的猛人,真打起来就是完虐他。

    而再追根溯源,韩信被逼到走上谋反这条路,可以归结为一句话。

    有野心,但不多。

    什么意思呢?

    韩信这人,想当一地之王,但没有称霸天下的野心。

    这就是他走上必死之路的根由。

    当初在齐地时为什么不反?(这时候是楚王韩信)

    因为他觉得当一地之王挺好的,你刘邦不找我事儿,我也不找你事儿,大家安安稳稳的。

    为什么在关中要造反?(这时候韩信是淮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