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可被仪器捕捉,因此就有了利用镭射进行定位的定位仪,精密且稳定。
而以替身模拟,虽然因为目标也会天然地进行精神能量的被动释放、阻止模拟的镭射附着在身上,所以降低了持续性和附着性,
但是,短期内的跟踪,还是可以找到蛛丝马迹的。
不过奈迈尔现在并不是在寻找自己发出的镭射。
不管是之前和荷尔·荷斯真男人单挑的时候还是现在,他都还未完善镭射附着弹,因此这会儿也只是用类似的原理尝试寻找荷尔·荷斯被自己射击的痕迹而已。
荷尔·荷斯没有被奈迈尔实际命中过,这不假,但奈迈尔喜用光弹,许多子弹都自带光弹的特性,而光弹的光,本质上仍然是替身能量。
被替身能量在短时间内多次扫过,便多多少少能附着一些,如果攻击者又恰巧精于控制,就有可能追溯短期内的能量。
——另外,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精于控制,奈迈尔也就不会去尝试制造不同的子弹了。
相比本体时期,银枪替身的射速已然得到成长,虽然仍然会在枪型变化时不得不因为子弹凝聚的快慢影响射速,但子弹的出膛速度的继续提升也带来了更高的隐性破坏力提升。
破坏力固定的特点并不算优势,想要突破杀伤力上限,就得寻求子弹的变化。
比如,同一个速度下,狙击弹的弹头尖锐、修长,自然要比小口径子弹更具有穿透性。
再加上枪型的探究需要更多枪械理解,不如子弹的探究来得简单快捷。
——如果愿意,奈迈尔甚至能以替身能量包裹,强行让某种子弹在一定时间内成为理论成真的子弹,若是在枪械上,付出的能量可就不是小数目了,不划算。
如此,才构成了奈迈尔宁可尝试乱七八糟的子弹,也懒得研究一次枪型的替身开发路线。
早前用来对付玛门的超级破片弹和炮筒,本质上就是上述逻辑的利用,
于是破片弹在替身能量的强行驱动下,完美保留了外形和功能,但没有保留杀伤力,至于炮筒则是直接报废,成为了一次性枪型。
好在只是替身,真要有那么个炮筒枪,炸膛的瞬间就足够把持枪者的双手和正面炸成马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