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更舒服些。”
阿爹笑着说:“柔儿,你有这份心就好。这房子修不修都行,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好。”
刘寒柔撒娇道:“阿爹,就修修嘛。咱现在有钱了,也该让家里更好些。”
阿娘也说:“他爹,就依柔儿吧。孩子孝顺,咱也享享福。”
阿爹无奈地笑着点头:“好,好,就依你们。”
刘寒柔又对阿牛和阿花说:“你们在学堂里要好好学习,特别是关于灵植的知识,将来也好帮村里做事。”
阿牛嘴里塞着饭,含糊地说:“寒柔姐,我知道了。我以后要像你一样厉害。”
阿花也点头道:“寒柔姐,我会努力的。”
在村子的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小波折。比如有一次,灵植田突然遭遇了虫害。刘寒柔心急如焚,赶忙召集村民们商量对策。
一位老农说:“柔儿,这虫害得赶紧治。我看可以用一些天然的驱虫灵草,洒在灵植田里。”
刘寒柔觉得有道理,便组织村民们去采集驱虫灵草。她对村民们说:“大家动作要快,不然灵植受损就严重了。”
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刘寒柔也亲自到灵植田里,和大家一起洒驱虫灵草。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控制住了虫害。刘寒柔松了口气,对村民们说:“这次虫害给我们提了个醒,以后我们得加强灵植田的管理,预防各种灾害。”
村民们都表示赞同。为了提高灵植田的抗灾能力,刘寒柔又组织村民们在灵植田周围种上一些防护性的灵植。
刘寒柔还请来了一位农业专家,给村民们讲解灵植田的科学管理方法。专家说:“这灵植田的土壤肥力得保持好,不能过度使用。还有,要合理安排灵植的种植密度。”
村民们认真听着,不时提问。一位大叔问道:“专家,那这灵植田的灌溉有没有啥讲究呢?”
专家回答:“这灌溉要根据灵植的生长阶段来。比如幼苗期,不能浇太多水;成长期,水量要适当增加。”
在专家的指导下,灵植田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灵植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提高。
随着村子的发展,刘寒柔也注重村里的文化建设。她在村里建了一个小型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