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折煞微臣,臣惭愧。”
说真的,方孝孺对朱权的态度大为改观,之前跟随朱允炆数年,也未曾有过这样的待遇。却被如今的太子如此看重,让他受宠若惊啊。
朱权拍着他的手,感慨道:“诸多大臣之中,我最看重的就是方卿了,你是大儒宋濂的学生,为人坦荡,常以宣明仁义治天下之道为己任,我由衷钦佩之……”
作为一个古板的儒生,得到储君如此称赞,倒是有些开心。
“刚才……殿下为什么要说大明快亡了?”方孝孺小心翼翼的询问。
朱权脸色一肃,指了指一旁堆积如山的奏章,说道:“方卿,这几日我翻阅奏章,发现自洪武二十年后,大明财政没有增长过,田亩亦没有增长过,你可知其中原因?”
方孝孺一愣,随即摇摇头。
“大明开国三十年,按理来说,开垦田地日益增加,可是各地州府却没有上报……这说明有地主豪族贪墨了田地啊,致使大明税赋无法增加……”
“方卿啊,大明的百姓过得太苦了,我曾担任过藩王,也曾去过荆襄一带,见到有些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如路边野草般等死……”
“本王心里难受啊,既为储君,又怎么能不把百姓放在心里呢?本王也曾想过,若是能将大明田地均分给百姓,如周之井田制,那该有多好啊?”
方孝孺一愣,眼中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神采。
他怔怔的看着朱权,脑海中陡然浮现出一句话……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恢复周礼,是方孝孺梦寐以求的事情,他在二十岁的年纪,就曾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立下了辅佐君主的大志向。
不单单是恢复周朝的礼仪,还有周朝的制度、垂拱而治,甚至井田制……
要让世人歌颂这个时代,要流传青史。
他激动地看着朱权,心中翻腾不已,眼前的储君,竟然是位前所未闻的明君?
如此表明心志,是真的要重用自己,还是仅仅想分化?
方孝孺深呼一口气,说道:“殿下真有此志耶?”
朱权傲然开口。
“我知道你们不喜本王,因为在你们看来,是本王夺走了朱允炆的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