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府而去。
他在路边买了两个馒头,边吃边走。
倒不是来不及在家吃饭,而是他没有这个心思。
如今的太子殿下性情跳脱、做事无拘无束,对待别的属官,生气的时候当面喝骂,黄子澄被骂的脸色苍白,齐泰被骂的双腿颤抖。
其余不入流的属官,更是整天争吵。
整个太子府,每天的晨议热闹的像菜市场。
尤其是,如今朱权宠幸阉奸,更是犯了文臣的大忌,有的属官已经怒不可遏,将此事捅给皇帝陛下,有的属官干脆装病,不再侍奉朱权。
可是朱权对他的态度,向来毕恭毕敬。
昨日,太子府突然来人,莫名其妙送来了一些水果,还贴补了几两碎银。
一问才明白,原来是宁王感念他的恩德,特意赏赐他的。
一时间,让他感慨万千,心思回转。
虽然当今太子不学无术、无礼霸道、胡搅蛮缠,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他还是个好太子啊!
方孝孺这样的儒生,死板端正,说难听点,就是不知道变通,说好听点,就是浑身上下充满了士大夫的气质,用自己的方式扞卫传统礼制。
朱权何尝没有明君之相呢?
朱权对每个人都能平等相待,从不仗势欺人,又不像当今皇帝,动不动就灭人族谱……朱权好歹是讲道理的,当然,用拳头讲道理也是道理。
这般以师相待,何尝没有激起他心中的忠君之情呢?
储君谁当不是当呢?
倘若真的能成就身后美名,就像是诸葛武侯一般,又有哪个臣子忍得住呢?
胡思乱想,心情复杂,方孝孺怀着忐忑的心情步入太子府。
很快,面对两方的吵闹,方孝孺忍了好几次,什么话也没有说,他看了一眼上方威坐的朱权,内心有些犹疑,若是按照朱权的施政方针,或许结果也不错吧?
他有些不认同黄子澄的做法。
事事和朱权针锋相对,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现在朱权用了宦官,下一步呢?
是不是就要出台刑罚,凡是敢乱言者,割其舌?
君不疑臣,臣不疑君,这样才对嘛!
等到晨议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