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后,你可知道他们的狼子野心?”
“朱允炆裹挟着群臣,要和本王争斗。本王有天下大义,群臣背后有士族背书,可您呢?您不过是个妇道人家,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无论本王胜利,亦或是群臣胜利,你都难逃一死,昭昭史书上会如何记载?会把您描述成一代妖后,断绝大明嗣承!”
郭宁妃蓦然抬起头,那张风韵犹存的脸上,满是惊恐的表情。
“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朱权明白什么是先发制人,先入为主。
郭宁妃的性子本就憨实,压根就没太多心眼。
对付这样的老实人,就得先吓唬吓唬,让她明白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老实人不愿意招惹是非的。
所以必须让她意识到,这样做是最大的错误,别说保住性命了,就连名声也保不住。
甚至整个大明,都会因为郭宁妃的这份奏章大乱。
届时,郭宁妃就会陷入深深地自责与内疚中。
朱权再稍稍用语言开导,就能完全说服她了,只要郭宁妃站在自己这一边,无论朱允炆怎么折腾,也折腾不起来浪花了。
“不,你不必多说了,我上这份奏章,就是为了国事……你还小,又刚当太子三个多月,经验不足,多听听群臣的意见也是对的!”
郭宁妃抿了抿嘴,低头说道。
“不就是因为父皇昏迷不醒,若是龙驭归天,你和其他妃嫔必然会陪葬,故而为了保命,所以才答应朱允炆上奏章的吗?”
朱权一语道破,郭宁妃惊骇的瞪着双眼,直勾勾的盯着朱权。
自懿文太子朱标逝世后,朱元璋便感到年迈无力、时日无多,于是在将朱允炆立为太子后,曾和朱允炆商议过,等自己去世后,要求侍奉自己的妃嫔陪葬。
当时,郭宁妃也在场。
郭宁妃当即表态,能为皇帝陪葬,是她一生的荣幸。
可是这就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了郭宁妃的心中,她才四十多岁啊,养尊处优的,最起码还能享受二十年的福……
人活着,比什么都强。
但是郭宁妃没办法反抗,她不过是个妃嫔,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