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5日这天,林枫在波士顿住处不远处的一间酒店的会议室内接受了《经济学人》杂志的专访。
会议室墙壁上挂着几幅精美的艺术作品,与他的游戏《纪念碑谷》中的视觉风格倒是不谋而合。
看来《经济学人》杂志为今天的采访做的准备很充分啊。
这次,前来采访的是《经济学人》的资深记者艾伦,他对林枫的成功故事充满了好奇。
艾伦走进房间,面带微笑,握了握林枫的手。“非常感谢您今天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litary journer。
您的游戏《纪念碑谷》在市场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功,您能告诉我,在这段时间里,您最惊讶的是什么吗?”
听了记者的询问,林枫有点哭笑不得,因为游戏大火,litary journer这个他随便起的id现在的知名度甚至比他原本的名字还要出名。
说实话,林枫是有点排斥接受这些采访的,毕竟林枫对这些动辄喜欢搞个大新闻的西方媒体那是很不喜欢的。
但是林枫那个同门学长,现在从苹果供职的约翰·麦克斯韦却叫林枫一定要勉为其难接受一些采访,至少得接受一些重磅媒体的采访。
按照学长的话说,现在《纪念碑谷》的热度比想象中高很多,当然这个时候要趁势继续宣传,尽可能地朝着游戏ip的方向打造,一旦能打造形成游戏ip,创造出独属于游戏的ip价值,那很可能会有意外之喜。
林枫当然知道,随着移动游戏市场的迅速发展,游戏ip的价值日益显现。
拥有一个成功的游戏ip,意味着可以开展多种商业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衍生作品、影视改编等都可以赚钱。
衍生产品包含很广泛,玩具、服装、周边产品等都可以归于衍生产品范围内。
影视改编则是指将游戏故事或角色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或动画。
如果真的能将游戏塑造成为成功的ip,那还真能够再躺一波。
别说,林枫仔细思考了一下,《纪念碑谷》这个ip如果真的搞起来,还真有以此延伸为电影的潜质。
甚至林枫连剧情都想好了。
“一片朦胧的白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