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 第69章 新家新炕喜洋洋(1/6)
    新家新炕喜洋洋,破锅有眼有指望。昨天也黑天了,屯子里各家各户都点上灯了,我们也赶到了新家了,新家是王大爷家西屋。

    王大爷家紧贴着屯子中间的十字路口,和大队的房子掉个角,大队在西南角,王大爷家在东北角,房子坐落位置非常好。出门就是大队部,再顺着道往南走,就是生产队了。

    王大爷家是三间房,房子的院子也很大,也很像样:一进院子,东侧是自己的小菜园子,菜园子北头,靠着东侧窗户的东大山,再往东一点就是苞米楼子。西侧靠着两边的道是猪圈,接着往北是大柴火垛,再接着就是鸡架狗窝,仓房了。王大爷家的房子的设计结构,是典型的东北房子的样式:房子东西屋是住人的地方,中间一间房子是厨房。但东北的厨房,在那时不叫厨房,叫外屋地。说叫外屋地也对劲儿,这里不光是有锅台,还放水缸,放烧火柴,冬天还要放酸菜缸,喂猪的瘪烀缸。

    王大爷家三间大房子,人口并不算多,王大爷家有三代人,王大爷和王大娘,上还有父母两个老人,下有四个孩子,两个小子,两个姑娘。

    王大爷家有三间房子,房子宽敞。所说的宽敞,就是南北跨度宽。住的屋里南北能搭两铺炕。王大爷家的屋子就是这样的。但在俺们来之前,王大爷家仅住东屋一头,南北有两铺大炕。这样住,有很多好处,一是节省柴火,二是到了冬天,屋里还暖和。

    也因此,公家在这次安排俺们移民时,就选定了王大爷家的西屋。王大爷西屋,平时也没多少东西可搞的,搞点东西,也不外呼是一点用的和一点吃的,一点用的,就是锹镐镰扇,锄头扁担;一点吃的也就是,苞米碴子,苞米面子,小米子,和一些苞米谷子什么的。

    公家选定了王大爷家的西屋,在俺们还没到之前,生产队里,就安排人在那屋里盘炕了,在外屋地搭了锅台。炕,是北炕,锅台,也是北锅台了。那个时代,农村都用锅做饭,做饭烧火都是用柴火。烧柴火的烟就得搁炕洞子里走,另外,冬天屋里取暖,没有炉子的家,也全靠烧炕了,这样,锅台和炕就一定是连着的了。炕,公家给盘上了,锅台也给搭上了,而且锅台上的锅也给安上了。等着俺们还没来的时候,炕都给烧干了。

    昨天晚上俺们到了,俺们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