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 第27章 “你唱一首歌吧!”(2/3)
事儿,但是显然公孙尼子是一个知识广博阅历丰富的人。对吧。公孙尼子他是齐国人,那就是山东地区的。嗯,他长得高大,但是看起来并不威武。和后世对山东人的印象有所不同。但是人不可以貌相,也许这个时代山东人长得就是公孙老师这样呢……

    “公孙先生,您给我讲讲齐国的事儿呗?”张诚缠着公孙尼子讲故事。这不是扶苏要求的部分。如果扶苏来问,公孙尼子也不会讲。秦人问起齐国的风土,总不会怀着好心。不过眼前这个孩子,大概只是好奇吧?公孙尼子开始讲起齐国的事情。讲临淄,讲大海,讲齐国的风俗。

    “先生我听说孟子曾经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那么你们在齐国是常常可以吃到鱼和熊掌的吧?”

    “你还知道孟子这句话”?公孙尼子惊讶“孟子讲这话的意思是说,生命和正义发生冲突的时候,可以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

    “那熊掌好吃吗?齐国的什么鱼最好吃呢?我们秦国人好像不爱吃鱼……先生你在秦国住的习惯吗?”

    “我们接着讲孟子吧,我告诉你,孟子也曾经在稷下学宫讲学,虽然我生也晚,没有见过这位大贤,但是孟子的话还是很好的,孟子他说……”

    “孟子说舍生取义,那后来孟子舍生了吗?”

    公孙尼子语塞。

    “先生我听说齐国有盐铁之利,先生您见过铁矿石是啥样的吗?”

    “君子不言利!”公孙尼子声色俱厉。

    “不言就不言吧,你吼啥么……”张诚小声嘀咕着。

    张诚规规矩矩再演一次礼,“这次合格了吧?”

    “嗯,再背诵一次应对的内容。”

    参见秦王,要如何应对、秦王会问什么自己该怎么回答,都是公孙尼子写好的内容,这些要一个字一个字背下来,还要声情并茂。

    跟张诚对蒙恬讲的那段内容完全不一样,这段应对要扣上忠君爱国的题。被掳走的时候要想着故土难离,设计杀死匈奴人的时候要想着君恩深重……

    活该有此一劫。

    张诚本以为,自己在乡村猥琐发展,就用不着去咸阳看那些大人物,用不着点头哈腰装模作样,这些一辈子都没干过。当然偶尔吹捧一下领导和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