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 第66章 学术通信和欧氏几何(2/3)
笔来书写。

    “我觉得我们应该有一种比绢帛更好的书写工具。我听游商说在某个地方,有人用麻和树皮浸泡沤烂,取其汁液,摊在竹帘上,干燥后就成为一种叫做纸张的东西。这种纸张比丝绢更平整,可以做得很大张。而且因为使用的是麻和树皮,所以极为廉价。这种纸适合书写……不知道在哪里能得到……”

    不久之后,张诚收到了来自欧冶子渊的回信。回信是在纸张上写的。这种纸张颜色晦暗,很粗糙。但是欧冶子渊在上面写的字清晰可辨。欧冶子渊说明自己让工匠如何制作这种纸张,并且称这种纸张确实如张诚所说,适合书写,但是因为色泽晦暗,表面粗糙,很容易碎裂,浸泡水以后很容易朽坏。并不如张诚所说那么好。不适合用作文书写作。更不能用在正式文件和档案方面。

    欧冶子渊更是提出,几何学的名字很好,但是所有几何推演,其实是建立在张诚最初提到的5项公理和若干逻辑之上的,因此应该称为张氏几何更好……

    张诚的回信提出,如果造纸的材料处理的更细致一些,如果在制作的时候使用石灰来漂洗,是不是纸张的颜色能更白一些?至于几何学的命名,张诚以为,几项公理并非是什么了不起的发现,几何推理的方法也是欧冶子渊、自己和张苍三个人共同努力的发现,而几何学所涉及到的所有习题和研究方向,几乎都是欧冶子渊自己完成,或者带着墨家弟子完成,因此仍然名为欧氏几何为宜。

    这些交流断断续续,每一封信都不一定有确定的主题,但是所涉及的方向却很广。很多想法都具有某种实际操作的可能,却又没有给出具体的过程和步骤。这些东拉西扯的书信,像是一个个点子。

    张诚并不介意自己的知识在这个时代最终由谁来发展。他并没有将自己头脑中知识当做是一个私有的宝山,只能自己从中获利的念头,对他来说,这些知识所代表的方向,由谁发展,都是这个时代的财富。更多的人能够进入这一领域,最终都会让这个时代过得更美好一些,就够了。

    张诚手中当然有一些产业、一些生意。但是生意归生意,知识归知识,两件事并不必然关联。对自己手中这些生意的保护,更多是在法律层面、管理体系方面的保护。包括独轮车,也包括泥叫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