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 第11章 金车?(1/4)
    始皇帝听过赵高的汇报,说御车坊那面对车辆做了改进,新的御车,不仅更轻快、更耐用,而且更舒适。

    “寺工那面测试的结果,2000里不需要更换轮毂,里不需要更换车轴。”赵高说。耐用还要放在舒适之前。而对秦始皇来说,车轴更耐用,意味着自己可以走更远的路,到更远方去巡游。

    乘坐新送来的辒辌车,由赵高驾乘了一段,始皇帝下车来,点点头“车里好像更安静了一些。也不那么颠簸了。”

    “据说是参考竹弓的原理,在车厢下面加装了三条减振弓。按照寺工那面的说法,叫做吸收了地面颠簸造成的震动。”

    “耐用吗?”始皇帝问。

    “用竹板制作,也不算耐用,和车轮轮辋的寿命相当。300里换一组车弓子即可。”

    “携带方便吗?”

    “车弓子这么宽这么长,重不足10斤,随车队携带,倒也便利。”

    “更换容易吗?”

    “拆下车厢,装上车弓子,再装上车厢,大约两个时辰,御驾停驻时,匠师连夜赶工,不耽误次日行程。”

    “如此,可为定例,但也不要所有车都装这个减振弓。不可完全依靠减振弓,要确保车队行止方便可靠。”皇帝说。

    “是。”

    “谁搞出来的?那么多年没有人在车轴和减震上做文章,怎么接连就有了这么大的改动?”

    “御车坊新任府佐张诚,负责此事。”

    “是那个张诚?”始皇帝问。

    “上郡那个少年。”

    “是个好少年啊,话说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干啥呢?”秦始皇自言自语。

    “陛下13岁登基,17岁已经做了四年大君。岂是那个孩子能比的?”

    “是吗?十三岁登基啊,你不说我都忘记了,都过了那么多年了吗?”

    赵高这次没敢吱声,只是讪笑。在陛下面前提起年龄,是一件很忌讳的事。

    “除了这两件事,他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皇帝问。

    “说是张诚发明了一种三视之图的制图方法,在寺工正在完善,寺工诸坊,已经把所有工件制作成图纸,据说取用更方便,制作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