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一直把项羽带在身边。干这些违法的勾当也不瞒着项羽,可以说言传身教的犯罪之家。
项梁杀人逃亡,一直逃到会稽郡的吴县。这次逃亡倒也不是为了躲避司法的制裁,而是为了躲避仇家的报复。吴中也是故楚国之地,楚国贵族出身的项梁风姿翩翩,倒是在这里过得风生水起,更结识了很多吴中的士大夫。而兵家出身的项梁,做事果断有条理,在处理事务方面,更是这些士大夫都赶不上的。因此颇得当地官员——尤其是会稽郡守殷通的器重。
既然在吴县这里显露了才能,项梁也不刻意隐瞒自己的能力和身份。所以吴县这面有大型徭役事务,或者官方和大户要举办大型的丧葬事宜的时候,项梁也经常参与和主持。这个时候项梁就把兵家的处事风格和流程管理用在行事中,用兵法的原则部署宾客、组织青年,以此来暗中观察这些人,了解他们的才能。
所以说外行人常常以为兵家只知道蛮干,实际上兵家最讲究对人员的管理和资源调度。蒙恬有这样的能力,将门世家的项梁也有这样的能力。在这些事务中,项梁渐渐地就对吴县的这些青年的能力了如指掌——当然,这里面所说的青年,多是士大夫家庭和富户家中的青年,黔首平民,还入不了项梁叔侄的眼。
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泗水郡、九江郡、陈郡这些淮河下游的郡县陷入混乱,但这起义的影响不仅仅在淮河流域,会稽郡的人心也开始波动。
到了九月会稽郡守殷通也坐不住了。他找来项梁商量:“淮河一带都造反了,大秦的天数到了啊,古人说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这事儿赶早不赶晚,咱们也发兵响应一下如何?”
项梁笑而不语。这场骚乱他也关注很久了,传言说陈胜吴广是受项燕和扶苏领导的,开什么玩笑,自己的爸爸项燕死了没有自己不比别人清楚?什么扶苏,扶苏会和楚人造他秦国的反?就算扶苏的母族是楚人,也没有这个道理。
殷通接着说:“要是起事的话,我想把军队交给项老弟你,还有你们楚人中有名的桓楚,桓楚现在犯罪逃亡,我听说你和他有联系,能找到他不?”
“要是说别人还不好说,桓楚这人和我侄子项羽关系密切,他逃亡不知所终,要是说有一个人知道他的踪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