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个小纸包里是几块薄木片。配了一副制作很精致的火刀和一块燧石。赵杏儿特别说明这个火刀燧石的用法。火刀敲击燧石,火星落在薄木片上就能点燃,取火更方便。薄木片是徐先生发明的,是松木片蘸了硫磺,又刷了一点石蜡。火刀和燧石的方法是蒙恬提供的。赵杏儿有点抱怨,说徐先生搞了那么多实验,花了不少钱,却只拿出这个东西来。言下之意觉得这东西简陋。
张诚坐下给赵杏儿回信。
第一,油灯可以多做一些型号。其中的油壶也可以尝试用玻璃、铜皮来制作。在追求奢华和追求简洁两条路上都可以尝试。奢华的玻璃灯可以卖给贵人,廉价的灯自然可以卖给平民家庭。当然,知道油灯的原理以后,低廉的油灯自然会被各地仿制,这都没关系,张村只要能保证高端产品的领先和大路货的出品就好。
第二,点灯的煤油,可以专门销售。既然已经能做薄铜皮了,那就制作出铜皮的筒子来,一桶只需要1升就行——也就是合标准计量单位200毫升。煤油可以因此大卖。这个比灯之类的还要长远的多。所以如果可能,要把出产石油的那一片地买下来。这块收益是长远的,为了大量生产煤油桶,可以尝试使用蒸汽机械来批量生产铜皮或者铁皮。蒸汽动力锻压捶打效率高,质量也高。油桶外表可以涂一层白漆,然后研究一下把油印机技术用在这里,在表面上印刷文字和图案,包括说明书和注意事项等等。这项技术也可以领先很多年。
第三,就是徐福的这个硫磺木片是个好技术,不要轻视,可以制作成小纸盒,一盒装30片。配合火刀火石一起卖。这个东西可以命名为“火柴”。有了这个,生火就很方便,对旅人和军队,都有大用,价格商量一下,利润不要定的太低。暂时只有张村在做,就不妨卖贵一些。这一个火柴作坊发展起来,足以平衡在徐福身上花的钱。
当然,火刀还是要想办法用机器生产,这样产量才能更大。
张诚的眼光是超越这个时代的。虽然张诚的人生里,并没有煤油灯和火柴厂大发展的经历,但是不影响他一眼看出这两个小东西的价值。
灯只能卖一次,但是用上灯以后,煤油可以卖无数次。
独轮车何等笨重,煤油一车能装多少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