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他在曲江回忆中的形象依旧温柔美好,如月之华。
或许听上去过于虚伪,但她确实会毫不犹豫地毁掉对方,又在往后余生永远怀念对方。
而《围牧》的男主则不然。曲江自始至终都没有赋予男主名字,即便拍摄成电影,也坚持让男主保持无名状态。因为那个男主只是她借了牧牧的形象,通过自己的方式,塑造出的一把刀。
比起进退有度宽容温柔的牧牧,这把刀其实更像偏激执拗且睚眦必报的曲江——是她投下刀的影子,以锋利的阴影为监牢,将牵引绳牢牢绑在牧牧颈上,把他拴在她身边、困在这片阴影中。
年幼的曲江手段尚且稚嫩,但控制欲已经初见端倪,这是她强迫牧牧和自己站在统一战线、不许他离她而去的方式。
背叛她的人太多了,她不允许自己最好的朋友也这样。
或许牧牧也很清楚这点,当初才会那么抗拒成为她的刀。
……他怎么能不情愿呢?
想必牧牧恨死了她。为人提供情绪价值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有章法有套路,另一种是投入自己真情实感。曲江喜欢前者,同样的手段用得多了,熟练度也会抹去一部分刻板生硬的味道,到后来如果她想,她便可以毫不费力地维持伪装,让绝大多数人感到宾至如归。
但牧牧不同,他会选择后者——他比曲江感性得多。
这也是他和曲江最大的差别。
曾经他们关系最好时,两人看待友谊的视角也截然不同。曲江创造牧牧,是因为她想要一个符合心意的好朋友,尽管这种渴望是真心的,但不可否认,目的性胜过感情;而牧牧愿意与她做朋友,却不仅是因为曲江对于他的设定,还因为他本就喜欢与曲江做朋友。
对友谊的绝对忠诚是曲江给他的设定,而对朋友的友爱是他的回馈。
直到雪地那日被曲江掐死前,他都真心诚意地希望曲江能够更加幸福,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在被曲江阴晴不定地苛责后依旧坚持违逆劝阻她。
曲江知道,因为他们撕打时,牧牧的眼泪沾了她满手。
他向来是感情很浓烈的类型,会对某人某事大起大落地去爱去恨。而曲江作为他唯一能够直接接触到的人,是他在这个世界仅有的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