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吏 > 第51章 难不成 还要我找些个女子来伺候你等(2/6)

    “那张功曹,如中枢怪罪下来,治我一个软弱不胜任,那该如何解释?”

    “明府勿虑,只要云中不失,到时自有度辽营、左右校尉等人征讨。倘若云中失守,说不得一个守土不称的恶名就在明府您头上,那到时”

    说到这里,张亮没有继续往下说了,但甄厉想到此中利害,还是有些后惊,毕竟自己在云中已经转为“真”太守了,明年上计的时候,有之前擒获的功绩定然可以离开这恶地,到时还管这云中未来如何。

    “本府素来知道王苍此子是个有手段的,想来不用郡中操心,至于郡兵,就不派去了,都留下来守御郡治吧。”

    胡平和张亮见事已成了一半,面带喜色的对视一眼,张亮眨了眨眼,胡平懂其意思,马上拜倒在厅中,高声喊道:“明府英明,不过此事还得修书一封告于王塞尉一番。”

    “本府晓得,不过这执笔还是胡主簿你来吧,到时本府盖上印信即可。”

    “府君英明。”

    一时间,主从尽欢,三人又饮了个把时辰,直至天色大亮。

    等到甄厉不胜酒力先去睡下后,胡平和张亮二人面对相坐,一同举起酒杯又喝了几杯。

    二人都是本地豪族大姓,也各自把控着云中的经济命脉,说实在的,二人对于谁当太守都无所谓,只要不影响到自己利益即可,特别是那每三年举一个孝廉郎的名额。

    云中人口不多,在编的人口也就两万多人。

    按前汉孝武帝的制度,每郡举孝廉各一人。其中孝和廉是单独分开来的,也就是孝悌(子)和廉吏各一人。

    因季汉孝和帝的永元改革名声不显,故而大多数人应该不知道,容易误以为举孝廉一人,而忽略了其中的各字,也就是各一人。

    孝和帝永元四年时改按郡国人口标准为例子,郡国凡每二十万人举一孝廉,云中人口不足,自然是没有什么名额的。

    但改革后的第九年,也就是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冬十一月的时候,安息国遣使者进献师子(狮子)和条支大爵(鸵鸟)。

    使得孝和帝大悦,下诏:幽、并、凉等人口不盛的边地人口满十万可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亦可两年举一人,不满五万可每三年举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