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盘剥,也不愿去建功立业。
他们只想守着自己的三丈狗窝,喝着筷子都立不起来的稀粥,苟延残喘!
这些是被儒家思想,以及千年封建思想驯化的结果。
这种情况,肯定不是一道圣旨,一纸诏令能够解决的。
而且,朱佑樘也不打算解决。
他也是帝王,他同样希望老百姓安分点儿。
然而!
如何解决士气低落的问题,却成了关键。
兵部尚书马文升出列,忧心忡忡道:“陛下,关于远征一事。
虽然,我等已经定了下来。
但是,最近各地纷纷传来军中急报,很多卫所的将士,都不希望被征调!
臣请延缓远征一事!”
原本,远征军的组建,需要调配哪些卫所的士卒,属于绝密。
要在出征的主帅,被选定之后,才会商议。
以往,事先很少有人知道。
甚至,很多人出发的前一刻,才会接到通知。
但是!
大明报社的存在,将远征一事,已经传遍各道府县。
现在,基本上所有卫所,都知道了这件事。
于是,就出现了,军中比较抗拒的情绪。
所有人不约而同的,看向张山风。
你干的好事,你自己解决!
以前信息不通,很多人出征之前,都还不知道自己明天要干嘛,更别说知道朝廷要调兵去打仗。
所以,很多时候,军令到了,在军法的威逼下,不得不扛着家伙,浑浑噩噩的,跟着大部队出去干。
现在,不仅道路修好了,信息传递更快。
有些消息灵通的士卒,很快就知道了,即将发生的大事。
而且,大明报社还推波助澜,将远征一事,炒得沸沸扬扬,生怕有人不知道。
这下好了,出事了!
所有卫所,都不希望自己,被调去远征军!
这事儿,要是处理得不好,可能会酿成兵变!
张山风出列,谏言道:“陛下,远征万里之外的德里苏丹国,路途遥远,艰苦异常。
为了防止有人叛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