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狗腿子 > 第18章 远征不臣,何以镇蛮荒?(3/6)
研究学问,讲求咬文嚼字,大可在科举上选拔。

    而非在武比之时,玩什么滔滔江水,奔流到海!

    吾辈当以兵为锋,将为箭,寻万法以破外蛮!

    为兵者,自然染血沙场,万里征战,以报陛下之恩。

    为将者,应当谋略兼备,料敌先机,以摄服宵小之徒!

    武比选将,选的是谋略,是大智谋!

    而非是行文华而不实,通篇歌功颂德,看似大气磅礴,实则心中并未有半点智计!”

    傅瀚面红耳赤,正欲辩驳。

    朱佑樘冷哼一声:“二位卿家,稍安勿躁!

    张爱卿所言,正合朕意!

    朕列此题,乃考将帅领军之能。

    而非听什么三皇五帝仁德,大明天威浩荡之类的废话!

    众位卿家,当引以为戒。

    此次乃武选,非科举!

    切莫再沉迷辞藻,当以国事为先,提拔能征善战者为要!”

    一众官员赶紧附和:“臣等谨记!”

    文官,有一个缺点,就是总觉得文章写得好,就是很牛屁。

    有文采,就能打仗,就能治国。

    所以,历史上,大明出现了很多文官出身,负责带兵打仗的重臣。

    不可否认,大明涌现过诸如袁崇焕,熊廷弼等等,一系列能文能武,能力突出的将领。

    然而,文官写的历史,有没有夸张的成分,尚待商榷。

    可以肯定的是,更多的武将被埋没!

    例如,武举出身的戚继光,虽用而非重用。

    一代名将戚继光,最终不过总兵罢了。

    随着张居正倒台,最后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满腔惆怅,化作郁郁不得忠。

    这与大明重文轻武,有很大的关系!

    文臣领兵,本就是一个笑话。

    哪怕有人将笑话,讲述得很不错。

    但是,本质改不了!

    他们只能打顺风仗,逆风难!

    他们重火器,但不重研究火器!

    他们重民心,但不用民心!

    他们注定不是战场上的,最佳选择!

    这一点,就是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