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推诿:“陛下,朝廷举办文会,出资让文人士子留宿京城,这理所当然。
然而,文会的目的是以文会友,是交流学术,展现文采。
而非风花雪月,留恋青楼酒馆。
所以,费用方面,当以节省为主。
臣建议,每人每日提供基本的食宿即可,可按每人一天十文计算。
如此这般,哪怕京城要来十万文人士子,户部拨款十万两,绰绰有余!”
抠!
管钱的,脸上都写着抠!
一天十文,搁在成化朝还能过的不错,至少能管两顿干饭。
然而,经过海外银矿的引入,以及海上走私,大批金银涌入大明,从根本上解决了大明长期以铜钱为主的格局。
以前大家喜欢用一贯钱来代替一两,那是因为白银不够用。
现在大家喜欢用一两银子代替一贯,没有人喜欢扛着一千个铜钱去买东西,拿着一两银子,它不香吗?
为了实现白银的这种流通力度,这些年来,张山风和朱佑樘花了大力气,至少从海外捞回了八千万两以上的白银!
然而!
朱佑樘和张山风都没有将这些银子,当作家族底蕴存起来。
因为存起来的银子,它不是有效的流通货币,只是一个数字。
只有流通的银子,它才是真正的货币!
这些银子八成以上,都不是闲置的,没有存入二人的小金库。
而是以工钱的方式,发放给修路,修学校,工厂打工等等地方的工人。
或者是以赈济的方式,发放给了灾民。
再不就是以投资的方式,购买桑田、茶园……
这些银子被投入了民间!
这样的操作,相当于老朱当年疯狂的印宝钞,相当于后世银行放水不停的印钱。
其结果,自然是会弄得宝钞贬值,弄类似得津巴布韦的百姓,要挑着一石钱,去买厕所纸!
钱不如纸贵,是这种白银疯狂引进,最极端的可能!
只是,张山风和朱佑樘在背后控制,他们需要一定程度的白银冲击大明,带来货币流通,冲淡士绅存下的金库。
然而,又要控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