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点了点头,“当然记得。秀芝姨走的时候,还是我张罗着给她送上山的。”
苏见忠明白,“送上山”在这里是当地人对逝者入葬的一种委婉说法。
“这么说,您和她很熟?”
老人陷入回忆,“小时候,赶上闹饥荒,秀芝姨见我年幼体弱,便给了我一碗野菜汤。这份恩情,我一直记得。”
苏见忠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那请问她家现在还有什么人吗?住在哪里?”
老人家的眼神黯淡下来,叹了口气说:“死啰,都死啰。”
“一个人都没有了吗?”苏见忠不甘心的问。
老人摇了摇头,“没有,都死在了那场饥荒中,只有她一个人活了下来。”
“那她有没有后人?”苏见忠不死心。
“她啊,一辈子都没嫁人,不然也不会是我这个外人来给她送终了。”老人叹息。
苏见忠心中一沉,线索似乎又断了,他不由自主地轻叹一声。
老人家误以为苏见忠是为这样的人间悲剧惋惜,便接着说:“好像她还有一个远房亲戚,逃到了外面,活了下来,不过估计现在也不在了。”
一直未曾开口的楠歌这时说:“叔叔,您说的那个远房亲戚就是我外婆,她已经过世了。”
老人端祥楠歌片刻后说:“所以你们这次来是……”
楠歌答:“外婆临终前嘱咐我们一定要帮她找到亲人,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落叶要归根,她是想念故土了。”老人感慨道。
楠歌怔了一怔,突然觉得自己此行多了一样使命。
她又问:“叔叔,秀芝婆婆有和您提起过我外婆吗?”
老人再次摇了摇头,“秀芝姨性格内向,深居简出,很少与人来往,后来她住的那片地方被政府划成了经济开发区,她就搬走了。从那以后,好几年都没她的消息。直到有一天,社区找到我,告诉我她去世的消息,我这才主动去帮她料理了后事。”
苏见忠问:“叔叔,您知不知道她的遗物当时是怎么处理的?”
“烧了。”老人答得极为简单。
“全部都烧了吗?”楠歌的声音带着难以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