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等国家救济,截止到现在,他们已经有两个月没发工资了。”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经济体制开始发生变革,原来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开始不断暴露矛盾和问题,国有企业那种“原料由国家供应,产品由国家包销”的固有计划经济思维并未及时转变。
等改革的浪潮袭来后,国家不在包收购,也不再管收购,躺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这就导致国有企业生存越发艰难,国企改革成为时代舞台的重头戏之一。
连那些大型的国有企业都是如此,更何况县城的两家中小型企业呢。
“亭序,你想说什么?”陶民也被方亭序弄糊涂了,自家问题还没解决,怎么还操心别人呢?
见时机成熟,方亭序开口。
“陶叔,王叔,我想说能不能由我来承包这两家国企。”
“你是想效仿马胜利!”王国富脱口而出,满脸惊讶。
方亭序一拍桌子,干脆道:“没错,我就是打算效仿马胜利!既然他能搞,为什么我不能?”
房间内陷入一片沉寂,王国富点上一根烟,脑子转的飞快。
一方面他惊诧于方亭序年纪轻轻就敢迈出这一步,走在时代的前沿。
另一方面则是在考虑此事的可实施性。
陶民看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方亭序,由衷感慨:“亭序啊,你可真是一语惊人呐!”
方亭序当然知道他们心中所想。
说起马胜利,他被称为“国企承包第一人”,是华夏第一个提出“打破铁饭碗,打破铁工资的人”的人。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其核心是“搞活”国有企业,要将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成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1984年3月28日,身为石家壮造纸厂销售科科长的马胜利在造纸厂门口张贴了一张《决心书》,请求承包造纸厂,表示要在今年实现利润70万元,力争100万元,明后年每年递增20,承包三年。
并表示,如果企业连续亏损三个月,那么可以追究自己的经济责任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