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写的人,写的是人性,一百年过去了,他笔下的那些人还在中国大地上随处行走,那么我们学习他的文章的就是很有价值的。
今天的中国人,经过了五四运动,建国七十多年了,改革开放已经过去四十年了,可是人性还是那些存在,并无很大的改变。
也许如果我们还是学生,我们会为这个决定而庆幸。我们可是轻松了很多。
但是,当我们真正理解鲁迅,理解鲁迅对于我们中国人的意义,你就会感到悲哀。
鲁迅的文字里,不仅仅的悲愤、无奈,更多是他的傲骨,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勇气。我们时代也许惧怕这种勇气。
无论哪个时代我们都要像鲁迅的这样的文人,需要这样的有良知,敢讲话的文人,而不仅仅是趋炎附势的文人。
鲁迅最可贵的是他的独立的思想性。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精神”
鲁迅的文章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别人,更可以照自己。也许鲁迅就是一片照妖镜,能够观人肺腑。
我们很多作家都会写人性之美,大家都很高兴,都很乐于接受。鲁迅写了人性的劣根性,就好像李敖和柏杨的文笔一样,他们把人写的那么丑陋,大家可能就难以接受了。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和合大同的今天,鲁迅的话也许有点刺耳,大家听起来不那么舒服了,这个也许是要把鲁迅从课本中请出去的根本原因吧。
我们读书,有的时候就要去读一些读不懂的书,不能看懂的东西,把他埋在你身体里一部分,也许毫无用处,总有一天会发光的。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鲁迅在今天这个社会里,还是很有存在价值的,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是非常喜欢鲁迅的文章,并且认同他的。
我们从小到大,读书学习,都是从易到难,这是必然的学习过程。
我上小学的第一堂课,班主任语文老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许无论书鲁迅的文章,只是唐诗,都不是通过几百遍的诵读能够理解的。
你在的现实的生活中的,无数的实践和磨砺,才能真正理解他,理解他笔下的人物。
你去游历山川,大漠边疆,才能理解唐诗里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