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这里历史着名水乡,水源丰富,而且流水平和,造就了上千年的鱼米之乡。
这里由长江上游的泥沙冲积而成,成为长江三角洲。
这里不但靠着海,也有着更为丰富的水流资源。
在上海最多的地名是由x桥、x泾、x巷,这样的名字组成的。
上海还有很多路名的都是由xx浜,来命名的。
桥、泾、浜,都是和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今天,我们的镇上,还是很多浜,早就不见了踪影了,可能是在解放后,慢慢的都被填平了吧。
小时候,我们的镇上也有很多,类似江南的古镇的石桥和小河。
石桥都是高高,和周庄、同里的桥那么相似。
现在这些桥,只有极少数被保存下来了。
还有一些,据说被移存到了公园里保存了起来。
在我们当地有个公园,也是八十年代后期造的。公园里就有一座桥,旁边一块碑文就写着“南塘第一桥”。
公园里还有个三女岗,据说是吴王夫差兵败后,她的十三个女儿逃到这里自杀了。
很多典故或有或无的,以前是填了很多小河浜,现在又花时间重新开凿人工的河湖。
物极必反,人生是不断的重复,社会也是这样。
以前是拆了很多古建筑,现在各地是拼命修建了很多仿古的建筑。
以前的小河都不见了,变成一条条整齐的大河,变得那么开阔,但是少了很多水乡的韵味。
而这些河流统统最终都汇入了黄浦江。
河流流经的是土地,带走的是沧桑,留下的是历史。
水无常形,我们的时间也好像水流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之中。
这一秒看到的,和下一秒看到的,永远不相同。
我们站在外滩边看到的黄浦江,和站在我们家乡的黄浦江渡口看到的江水就不太一样。
我每次站在外滩这边看浦东,有时又在陆家嘴这边看外滩,都感觉像看不同的世界。
我们看世界,因为角度的不同,看出来完全不一样的世界的。
我们站在黄浦江的两岸看是不同景色,我们在黄浦江的上下